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dan

悲山村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1: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公山下挖煤人 发表于 2011-10-11 11:14 . N1 m5 @/ Y3 F9 a+ i
白昼漫兮山寂,夜晚长兮风凄。日光曛兮身孤,月色暗兮心彷徨。7 u/ u, R! _. D. F/ ~! @9 f

) [* Z% V$ [+ h+ i! R1 k5 h# r: r1 d古汉语多单音节词。彷徨为连绵词,也就 ...
3 Y/ K8 i  r, L' V, V# K( D
好像是可以用双音节词的。
, N+ X6 }8 D7 q  Q, ^0 K多谢,有待学习!形是神不是。
发表于 2011-10-12 06: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在这么贫瘠的土地,靠山吃不了山。整个大环境都是很差靠年轻人的一些很微薄的力量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0 }7 `" `# g( J  而且随着时间和周围影响他们的思想也就被同化了。也只能是和父辈们一样只是为生存而活了。没有钱、不改变思想他们会过的越来越贫穷。而且像这样的地方自然条件差没什么资源,靠外界的力量不现实。最主要是在这生存的人的思想也很保守。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没有看不起农村人的意思这就是现实。
" j& T6 i2 c2 {6 I   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并不是件坏事,我觉得反而是大好事。在家里反而是更大的悲哀。就目前来说很现实的事是,如果一家5口之家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话也不如一个小孩出去打一年工挣的钱多。更甚至是还不如一个小孩(在外就算最低工资)的一半。没有钱没有新的思想更没人来投资贫穷只会更贫穷。& h) Z: H. n. k
  就算是在家里也只是多一个干力气活的人,而且像这样的地方没其他经济来源就是靠种庄稼,打的粮食就是所有的经济基础了。需要钱了就去卖粮食(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所以吃饱肚子是实现了、就是太穷没钱没资源谈何发展。1 O$ V' ]& n% Z7 M
   目前农村老辈人奋斗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孩子能盖个房子娶个媳妇。在这块贫瘠的土地这这点愿望都实现不了。这也催生了陇县的高彩礼没其他经济来源如果不高彩礼那来钱盖房给儿子娶媳妇,如果自己闺女不要彩礼儿子媳妇钱和房子钱那来。靠每年卖那点粮食远远不够。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在家为结婚而欠一屁股债(借亲戚朋友的)的小两口没办法而丢下老幼又出去打工挣钱还债。
3 W- D( b$ }0 m* g- ~+ S+ |   所以现在就是老人在家种点地,看家带小孩。
  e- i* h# h# [0 C  B8 a- Z! V( P, j' k+ Q   出去的年轻人长了见识,改变了思想。给家里挣回了钱也很好。而且好多换了思想的年轻人回到老家发展的很好还带动了周围。也有的年轻人在外发展的很好,整个改变了家族命运的也有。
' k; `9 ?" d$ S! `) g. t' f   所以安老师不要太悲情了,农村自然条件差没政策支持还得靠出去的有志青年人。家里有老小他们会加倍的努力工作挣钱。他们就是将来的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08: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多谢各位点评。+ F) w4 m. ]9 A$ {/ ]7 O
实际上本文是一篇山村景象的表面化表述,这种山村在全国非常多。
  T+ z" `4 r$ V- h8 ^陇县比起许多地方算是好的,既是山区农业耕作条件也还不是很差,北山的土地还是很肥沃的。0 F: T& t) x5 m$ i/ w# K
面对这种山村,你不可能写出一篇阳光明媚意气风发的东西。
% W2 p" M4 n5 z7 V2 Z1 j关于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非三言两语能说清。/ e1 r, b2 }& _7 Z2 ]3 U8 t- r
我同意小吉普的意见,还是要走出去,力争改变。1 n+ @' X7 D; M3 t' j' ?3 A4 d
再者就是搞好经济作物的种植,比如近几年陇县在引导核桃种植方面就做的不错。( g$ ~) X: R+ Q; k
还有就是政府要拿出一定资金,多种树,改变退化的生态环境。
发表于 2011-10-12 20: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笑看浮云 发表于 2011-10-10 22:42 9 a3 M* j  X+ \$ @
上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为了让我们去享用自己的生命,而不是为了去追逐那份尘世中的奢华。忽略了生 ...

9 e- W( @+ k7 M, I! Y8 t1 H作为年轻者认为“苦尽泔来”而不是“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那种轻浮·········
发表于 2011-10-13 15: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我小的时候曾在山村中亲戚家生活过, 小时候觉得还挺好玩,但是当上高中之后再去却又是另外一种想法,太落后了,正如老师文章中所写,现在在大城市打工生活好几年,确实没回去过, 不知道家乡美景是否依旧,家乡经济是否腾飞?做为年轻人,真正锻炼本领的是在大城市,若干年后回到家乡,定会有不一样的作为!
发表于 2011-10-13 23: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估计此帖是楼主有感于陇州图片报道的帖子而发的,那个帖子中的一组原麻家台乡的片片充分表现了原始山村的一面。4 i1 O" W1 O1 w: y
但是,这组照片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的认识,实际上,这些年,麻家台的好多青壮年已经移民到东风和县城了,在城内买房的也不少,同时,他们还在着老家的地。有些人承包了荒山造林。总之青壮年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 j: V7 Y$ G8 H* w5 G
同时,也要注意到,确实有少部分老年人,故土情深,仍然住在原址。但是生活条件还是可以的,比过去改善了很多。
发表于 2011-10-14 1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埋葬潘多拉 于 2011-10-14 11:28 编辑
6 p" Q9 e+ L( X, `# C8 G) H% v2 s' F7 u% s
怯懦是国人的标签,缺钙是中国文人的标签。3 {' L5 v8 ?: X0 y
这两点,是民族的悲哀,是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
8 m$ J3 U4 E1 W支持SDAN
发表于 2011-10-14 1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这就是陕南乡村的真实写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8 16:56 , Processed in 0.0417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