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84|回复: 6

[其他] 【转载】古陇州的美好赞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5 09: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sdan 于 2011-3-21 20:10 编辑 0 c- _( o4 }4 E0 }

. k& w9 H; p" U# ]' l
【转载】古陇州的美好赞歌

' {; C; p" k6 L; O: E* V
来源: 陕西文化博客
( R8 N3 F9 i8 ]: S
    家乡人送来一本书,《历代咏陇诗选》。赶紧细细阅读。读着诵着,只觉一股清凉从头顶沁下,将这浑身的燥热祛除殆尽。一时神清气爽,思绪蜿蜒,有话想说。
8 X  ]8 H0 s2 s) [    我是陇县人,从事新闻文化工作,自然对家乡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山川名胜有一个大概了解。每每和人谈起家乡,也能顺口诌上几句场面话:陇州山川秀美、民风醇厚、人杰地灵;陇州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是历代设关设州的重镇;境内有著名的关山草原,道教圣地龙门洞;有汉代娄景,元代丘处机,清代方玉润等历史名人的足迹,更是明代国防部长(兵部尚书)闫仲宇、现代马列主义翻译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张仲实的生身之地……但每每这时,我又有些底气不足。因为,灿烂悠久的历史毕竟要靠清新活泼的文字流传,风光名胜要靠激情洋溢的诗文彰显。靠文化传承千年文明,靠绝句打造景点的辉煌,这已是名山大川古迹胜景之所以响绝天下的一条铁律。而我的家乡陇县,却恰恰没有重磅推出一些赞美当地山川胜景的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的经典绝句,没有一套系统介绍陇州风物民情、人文景点的文集。% ?$ u2 Q; B+ j/ G4 `
    想想那些以诗文而显的著名景点吧。王之焕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人们记住了山西永济蒲州古城的鹳雀楼;范仲淹、崔灏、王勃的三篇雄文,让人们记住了岳阳的岳阳楼、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张继的一首“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又使苏州的寒山寺千古闻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 [' \" X# I% ^. z    试想,在古代,交通不发达,通讯不迅捷,但镶嵌在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有的如宝石般熠熠生辉,有的却湮没旷野默默无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景以文显,名以诗传。这些歌颂山川河流的诗文,有的以诗人的名满天下而得以口耳相传,使此地此景受益无穷;有的以一个偶然事件的促成,或以一个高士雅人的逸闻趣事而传之后世,于是,风景成了胜地,传说成了典故,并且屹立千年,声誉日隆。
: B: f0 _) _! [6 E% \. b/ G  E3 x    由此我为家乡叫屈。曾作为秦非子牧马的关山大草原,不逊于任何“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所描写的辽阔旷远之地;而作为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龙门洞,也是中华道家文化的重要分支,为什么却千百年来没有闯出大的名头,而“养在深闺无人识”呢?, P5 C& u/ X$ V  X) Q/ X
    历代不少著名诗人来过古陇州。像卢照邻、杜甫、骆宾王、王勃、高适、岑参、皮日休、陆游、丘处机,马丹阳、张三丰、方玉润等,都曾在陇州留下诗文;也不是没有咏陇名作,像汉代人胡缵的这首《陇头》:“陇头林密,流水其内……陇水到地,陇木到天”就很有力度——遮天蔽日的古木森森,从六盘山南端直至陇山,其间流水潺潺,顺势而下,赤根丝丝,水草萋萋,大树,溪水,弥漫在天地之间……古人用像汉代茂陵的石刻一样简约、粗犷的写意手法,营造出一幅有意境、有画面并使人产生联想的古代陇州图,令人神往。明代闫仲实的《咏龙门洞》,“遥看仙景郁葱葱,洞有神仙水有龙。只恨采芝人不见,桃花泛水满溪红。”寥寥几句,将龙门洞的自然风光,自己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像这汉乐府中的曲名《关山月》、《陇头水》,就像是为陇县量身定做的一样。) R, d4 ~( J. Z8 k6 s6 m' b, h
    有好的诗人,也有好的诗作,可陇州以关山草原、龙门洞等为标志的名胜却长时间没有使陇州依此而名满天下,这有很多原因:陇州地处偏远,几处旅游明珠皆在深山老林;陇州人朴实安分,过惯了平淡的日子,没有自我炫耀的意识;盛唐虽是诗的国度,但中心在长安,陇州偏居一隅,犹如陕北的“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陇县作为较贫困欠发达地区,无法像发达地区一样,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开发造景、包装造势……致使陇县的知名度提高缓慢,陇县的好山好水好景难以变现,变为改变陇县面貌的丰厚资源,变为惠及百姓民生的巨大财富。. P% a5 h+ ]( m
    历史把振兴陇县的重任搁到了当代陇县人的肩上,而发展旅游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如何以文化为魂,推介陇县山水资源、宣传陇县名胜古迹,推动陇县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我认为这本《历代咏陇诗选》,就开了一个好头。
5 m$ X/ m' I( A% [+ \# j    说到推介宣传,我又想起前些日子的庐山之行——
' g3 l2 a' W; r    庐山盘山公路上号称有 400处弯道(见毛泽东“跃上葱茏四百旋”句)。在不少山道醒目处,或在大片的开阔地带,都矗立、或悬挂有古今诗人咏庐山的诗作。这些诗作因为脍炙人口和广泛传播使世人熟知。而车上的游客上山时看见,会对庐山有一个感性的、文化的了解,待下山时再看这些诗文,会因对自己的庐山之行再次回味而记忆深刻。更夸张的是,他们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苏轼的《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配上画面,谱上曲,制成光盘,在各个旅游大巴车上反复播放,让你想忘都忘不了。在我看来,井冈山的瀑布远比庐山瀑布壮观,但人们大都知庐山瀑布而不知井冈山瀑布,可见这旅游业如由诗文传播,插上文化的翅膀是如何了得!6 |4 ?( G3 ?) D9 ^8 H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突破的背景下,陇县已吹响了发展旅游的进军号。这本《历代咏陇诗选》就是这进军号中的序曲,就是这旅游大棋盘上的一枚闪亮的棋子。在此之前,我曾看到过《陇州风情》大型系列 vcd光盘,看到了记录《陇州社火》的豪华版画册。我也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围绕陇县历史文化、山水资源、现代文明为内容的影视剧本、歌曲专辑、书刊文集、综艺节目。我相信,有以文化为灵魂的旅游思路,有以诗文书籍为先导做开路先锋,陇县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将呈燎原之势。深山明珠的陇县将以悠久历史、古老底蕴的焕发生机,现代文明的璀璨夺目而吸引外界目光,完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三级大跳,为强县富民努力,为子孙后代造福。  / a, `0 T1 y; s  I: Y9 c; n

3 ^: t4 f" r( n2 N( q2 t转载自宝鸡日报
发表于 2010-6-15 1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古陇州有古陇州的魅力5 @: I/ C7 j) z
- R1 W3 g/ o; m5 S9 ^0 W
那时候人的思想是多纯洁是金钱如粪土
$ Q8 @: }% R& k+ b4 J
. P" ^" f3 u. E* x: O而当今世道变了  
  D% N! P$ G/ ~+ \2 q
8 d' h' B3 g! E; g" q' o# ]若是人人为公那么陇州发展还是非常快的
! X$ i, n+ v: x& r$ i6 A- T% J0 F% p+ o; m& x
陇州的过去光灿照人  & r: e! U$ ]  X
1 I5 b( k3 C, i5 P
但是不能睡在过去的古文明上睡大觉
4 C& q+ I' v- a& L! H0 l
* L: ~7 Q: a5 `# x% p* I也该清醒清醒  如何才能使现陇州飞黄腾达
* L9 L% b! i2 \# d  o4 _+ F) f0 r
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Y/ n2 e6 }. f2 H

点评

评论不错!  发表于 2010-6-15 11:35
发表于 2010-6-15 1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李涛,1954年4月生于陕西省陇县。中学毕业后,成为三线学兵,后在陇县医院工作。现为《宝鸡日报》主任编辑,主编文艺副刊,编辑《大散关》、《陈仓园》文学文化栏目多大800期。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协理事,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已经在多家报刊发表散文作品150多篇。散文作品《麦草垛》曾在《散文选刊》选载。主编纪实作品集《青春无悔——三线学宾的故事》和散文集《散关走笔》。出版个人散文集《天上人间》。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奖。
2 p6 }( v8 L: m& I" Y( Y  W# v8 V# F$ x& s$ Q" G& Z% [1 ^! ]$ j% R5 f
我曾经在陇县百科http://baike.721200.com里么有收录《作家-李涛》
8 _1 q. S0 m; G% K9 o

点评

多谢介绍!  发表于 2010-6-15 11:3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1: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sdan 于 2011-3-21 20:12 编辑
8 s: H& I9 x" b9 j: A. F
) D& a5 ^7 U' X% b陇县的网站,我从网上搜索后,大体都浏览了一下。
" }7 H9 y$ H- j9 R6 `0 g陇州网站以“陇州在线”人气最旺,这与站长和网站的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和劳动分不开,在此表示慰问和感谢!你们辛苦了!
0 n8 a- g* c  W/ u! G: p我觉着这篇文章很好,从网上也看到目前陇县也有许多有名气的诗人、作家、从事新闻的人员,希望“陇州在线”多联络这些人,为网站出力。
6 N6 O2 I% ]2 N/ e8 f! J5 i: i希望“陇州在线”越来越好,力争办成陇县最好的网站,办成宣传陇州、了解陇州、促进陇州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网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15 1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复 4# sdan 的帖子
9 a! x! \) \, P6 H# S) {9 I5 ~3 l
5 q# Q! |& N7 Y% U, T2 v$ L9 @. s; V' f) f
    陇州在线的宗旨就是通过网站让外界了解一个详实的陇县,吸取更多的外界资源来带动陇县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一个最理想的目标~~~
1 H9 G- |$ m- U2 r) I  W* @
: y9 M  S+ v7 W4 a* |  还是非常感谢想您也这样时刻关注着家乡经济发展的游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9: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sdan 于 2011-3-21 20:13 编辑
  y- L7 W9 p  T, W/ O2 z+ [8 B" u. {
' j$ w6 _5 L9 b# t" o4 H8 z7 J7 i回复 不吃鸡蛋 的帖子
( a" R, G8 t( j9 d) k3 Y( K5 f( H. u/ ^1 ?7 K6 r2 }
非常感谢管理员将此文置顶这么长时间,我期望的效果已经达到。
/ G; r- q' v& M! P! l- e, c7 \最近论坛的诗文创作比以前活跃许多,解去置顶也比较合适。希望论坛有更多的诗文爱好者发表歌颂陇州大地的作品./ J3 ^2 ]6 l- s6 `! W
祝愿“原创文学”栏目,希望能成为继“全民乱拍”后的第二个活跃栏目。
* E5 x8 B. n3 Q5 V; ^1 E  \
发表于 2011-3-21 21: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复 sdan 的帖子
8 B" \9 y& E2 v* K2 D- Q* z) P4 E' T! {/ _% M! j
其实我想说的是更多的置顶其实是相当于没有置顶
* N9 C& H3 g9 l8 R8 W: w
2 w* X7 F6 h1 e# R+ q起不到置顶的效果  
) c) e. [  ?& l& l6 Q
* g- Q- v5 v1 \% [由于近期爱心捐助活动需要大力宣传; W0 ~. K; Z+ e

; l. h- Z1 X4 u: D( K. O. a  ?故置顶取消 不过sdan叔这次举动值的每一位陇州人尊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 18:39 , Processed in 0.0432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