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4|回复: 6

[其他] 何必“东施效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2: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好东西,其中最经典、最中国特色、最脍炙人口、最寓意无限而又被广泛传颂的就是成语。我曾经以《虚伪的狐狸》为题,揭批了那些虚伪的“狐假虎威”者隐藏在信口开河背后不可告人的丑态。而今天我要借“东施效颦”说一说另外一些人。' F0 |( m" t; v+ |0 N' }6 j# e- y

2 p$ T" [) W. o9 E/ U0 F  B/ J       “东施效颦”这个故事也可以说在中国是家喻户晓。 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入,我们在经济上与国际接轨的要求越来越多,可是,有一些人跳出来不断地呼吁在政治、文化、甚至习俗上也要与国际接轨。对于政治这样的话题本人不感兴趣,但是在文化、习俗上这样盲目的与国际接轨,本人以为这无异于当年的“东施效颦”,也无异于那个“邯郸学步”的燕国人。% L3 q% b1 `, j! m) s
+ w" P3 r& `# ~" M" \# `8 g8 ^9 g
       远的不说,就说眼下的“七夕节”吧。一个特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人丰富情感的节日,近来有就被一帮时尚的人叫嚣成了所谓“中国情人节”,而且大多有愈演愈烈之势。“情人节”是一个与中国文化、道德传统毫无关系的节日,现在一些年轻朋友们要过原本也无可厚非。每一个节日,它都有自己独特风俗习惯、文化特征和人文情怀,“七夕节”就是“七夕节”,“情人节”也只能是“情人节”,绝不应该有把“七夕节”诠释成“中国情人节”,也绝不应该出现在百年以后只有“中国情人节”,却没有了“七夕节”这样的现实。
+ ?- m9 I0 F4 w. C2 C- x
5 r& g! u( \( c       “东施效颦”式的模仿、崇拜就是丑人作怪,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的形象。这些年来一些人崇洋媚外到了令人做呕的地步了。前些年就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之说,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奶粉如此,冰淇淋如此,空气也如此,就差说“外国的屁香”了。试问,难道外国有个“情人节”,我们就非得要在中国杜撰一个什么“情人节”吗?难道外国有个“圣诞节”,我是不是也应该把我们的哪位圣人的诞生日找出来,也搞一个“中国圣诞节”以迎合某些人的口味?
2 W. C! a& {. C; y& v" y& ]& K; B, I/ B
        我们都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了自己民族的东西,我们将会变得一无所有。这个世界让我们如此迷恋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为我们呈现出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不同的风情。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在同一种文化,同一种习俗下生存,那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不幸和悲哀。
  z" W' j6 r$ h+ x; K
- @1 q3 {& V) _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诞生不同的文化,也诞生不同的习俗和节日。对于我们而言,过什么节日并不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绝不应该随意的曲解和误读一个节日的真正内涵。虽然,那些传统的节日随时光推移和时代变迁将会不断的丰富它的内容和形式,但,永远不变将是那些节日背后被一个民族赋予它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9 E- ^9 i; v% U
$ u% Z) Q# D4 W; D        正常的文化交流,正常的过其他民族的节日都无可厚非,只要喜欢,什么节日都可以过。但还是希望类似把“七夕节”整成“中国情人节”这样不伦不类“东施效颦”式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少越好。- p5 i- V5 e( ^+ m) K) T

5 r( G( q6 _4 a* ?& Q" W4 g6 U" a- N                                                                        2011年8月老茧于陇州
发表于 2012-8-24 1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为什么要东施效颦?我们的文化中毒啦!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4: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牛心山 发表于 2012-8-24 10:10
! D% D& l. `4 l2 @3 C- W为什么要东施效颦?我们的文化中毒啦!
$ N* M& Y5 c9 ^& v" X% U
是啊,问候朋友,祝安。
发表于 2012-9-2 2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接了轨,就见鬼了。问候楼主。
发表于 2012-9-2 2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说得好,一针见血!现在的中国社会,已经让所谓的达人们弄得越来越数典忘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9: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老顽童 发表于 2012-9-2 20:32
) r6 i8 k. D. ~+ @* f' ^7 I& ]接了轨,就见鬼了。问候楼主。
. X# @: U; m3 K+ o, j! S5 u
“和而不同”,这是古人说的,这也是一种文化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更是做人处事的准则。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9: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北山人 发表于 2012-9-2 21:11 , Y0 i, W  C- G% d& ^) @+ k
说得好,一针见血!现在的中国社会,已经让所谓的达人们弄得越来越数典忘祖了。

$ K* z/ E" E/ }9 Y问候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4 23:01 , Processed in 0.8782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