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0|回复: 4

[其他] 牛刀:四万亿刺激经济毁了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8 1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陇州在线
牛刀:四万亿刺激经济毁了中国
9 U8 |, V$ M* D+ x2 C
( j3 c1 d; `( i) \2 a' ^1 \
——和网友说说心里话, G0 g1 S! O% s/ l$ W
( T. D3 s0 J  |5 E$ F
  W- H# G6 P: C2 v& b) R

3 c( F/ J4 d- C4 Z, m& | 0 l* L1 |3 Z4 F$ v' b9 o5 D
建海来上海,我们俩长夜未眠,在上海的大街上边散布边聊天,时而争吵,时而叹息。1 j% h. w2 t7 G
+ l, f2 j! r7 K% U  k& ^; {

2 u8 r) f: j8 W9 q  g* C) g" H3 p今天的中国,通货膨胀、民不聊生、腐败横行、道德崩溃、人人自危、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5的国际警戒线,社会危机日益深重,靠维稳已经没用了。想要依靠一位伟人出现来拯救民生,起码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伟人的影子。中国走进了一个漫漫长夜,不知何时是头?而这一切,都是源于2008年那个该死的岁末,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
( ]9 V5 I7 u  g* }# p
4 q2 o, v4 b7 S! x
5 r- B1 T# @! n. \- u! |' I8 R当温家宝在电视上伸出4个指头的时候,我们知道,游戏结束,一切都完了。大通胀在迎接中国。8 N2 ~( G6 ^2 e1 s& h

* }$ ?: c/ {( } 5 Q  [2 b3 |& X8 l( H
四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背景+ X8 `4 _' W8 V$ H+ D
5 l5 l0 Y, p+ T1 V
: t, X$ u. ~# R& z9 A6 q. `

0 c& h: V8 T# j5 T! {, }% I当时的中国,经过长达4年的房地产调控,正在有效的化解房价泡沫,被地产界称作华南五虎的碧桂圆、珠江、合生创展、富力、恒大地产,全部出现资金链问题,降价一触即发。而且,万科、中海、金地等深圳品牌房企,已经在全国包括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开展15%至30%的降幅,尽管发生退房潮、断供潮,中介公司开始出现关门闭店,总体社会呈现平稳状态。
" r; G& n( S( ~5 i1 s) i5 F4 X% w4 I2 A, o- m
& m. q  {2 D6 ?+ I! A
当时宏观经济,主要是内需不足,投资过度。如果进行有效调整,只需花两年功夫,中国宏观经济可以说,可以呈现美国、印度那样的,依托内需全面提高全社会购买力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状态。当时,解决全民免费医疗问题,只需450亿;解决大学生助学问题,只需180亿,可以保证全国的贫困生读书的问题;农村刚刚取消取农业税,农民消费市场正在启动;经济经过调整,腾飞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j7 }5 q9 o/ K' u' X; W1 l- ~
+ f( W1 }2 h/ A2 M  M4 S$ D! @, k2 i

9 Q% d% e- t% Q) p8 I% y* y9 n当时的政府,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地方没有什么债务,因此,也没有什么负担。上一届政府励精图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只要房地产一降温,地方政府就不可能有买地的冲动,粮食生产就不会受到影响,社会稳定,人心思安。
$ H' T( p6 V6 G! s
" X2 U9 E. v4 Y5 z3 z5 i; |, e
5 ~3 T6 b9 t4 o中央财政赤字水平不高,无须依赖印钞来向市场注水。因为GDP处在较高增长状态,而通胀处在很低水平,根本看不见物价天天暴涨,社会财富的平衡机制也在逐步建立,贫富有些分化,但是,远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就我本人来说,我当时在深圳只有20万年薪。上海借浦东开发的余威,经济增长势头比深圳好,我一来上海,年薪就翻一倍,达到40万,当时主管新浪上海房产频道的运营。
! G6 P$ }, C' b8 U
" P4 B, H6 Z. r! W1 X4 x, e$ S% u. j& ]
) O8 F) l  S5 R- |% n& S可以说,只要坚持调整一年,中国经济就可以解决结构性问题,只要内需扩大,我们的经济就具有内生的活力,国际市场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有能力应对,因此,经济没有没有大的风险。
$ E3 T5 V- }$ }6 z; r  S- _- o- i5 {- u& y4 c2 M' s: J& t

8 X# [+ ^  ]& t0 l  g) g& v但是,2008年9月5日,美国次贷危机越演越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整个全球贸易受到极大的影响,珠三角和长三角大量的出口企业,约有6000万农民工失业。如果,政府当时能够冷静看待失业,不慌不忙的处理全球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好的。只需三招:
: `" W) }8 ?: M0 b/ }( {
% g. T/ @, W, V ) o# g, D7 ?8 V* i6 R2 ?
一、妥善安置失业的农民工。政府应该就地安置农民工,不让他们返乡,实在无法安置的就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生活补贴,那个时候没有通胀,只要补贴一点钱,生活没有问题,还能争取民心,一等次贷危机风暴刮过,我们可以慢慢恢复生产,不必恐慌。但是,宏观经济决策层当时慌了神,因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没经过经济危机。
) |2 `! X+ Z: J; c; c  V8 ]- ^, u. q& _0 u/ n
- V; C# ^& B8 ]! F( I
二、迅速梳理所有出口贸易,寻找一些污染比较严重和劳动密集型而劳动力过于廉价的企业,尽可能的进行淘汰,进行整个出口企业的结构性调整,留下真正符合中国长期发展的产业。4 \* m; [; z) x  _# P' P  z& f1 n6 R
  N- S" w* H! A, v/ g
5 W$ x$ D1 j; F, C( {; k
三、调动政府资源,迅速将一批企业转型,向国内寻求市场。当时,韩国、日本国民自发向政府捐赠黄金和美元,帮助政府度过危机。中国完全号召国民共度时艰,救活企业,恢复生产,不遗余力扩大国内消费。
2 N6 Z0 A8 e% w" A! U; a1 R0 R3 M4 W$ \# h. V) p
; G( g- k6 S) T4 q4 }3 L* ?
但是,宏观经济决策层怎么忽然头脑发热,完全走了一条相反的方向。
' y! C7 R- H. ^$ |4 u' L: v, _6 g3 b: {2 D7 u
6 Z* |; S9 s* F4 l3 r
四万亿刺激经济的结果就是通胀全面爆发- v4 N  N7 t) _# d! k

+ O; I& \) {( {: Y# n6 b4 _: ^0 I3 [* X* D" K9 g6 T3 Z' k9 O4 D% c
) _7 j( M! t  A; Q5 w
现在看来,当时,还是有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提出过不同的看法,但是,没有得到采纳。我和曹建海、时寒冰当时的意见,无论如何,政府可以启动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但是,不能回到老路上去。因此,我们舌战成思危,争论十大产业的归属,利用博客的影响,借用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各大网站和其他媒体,发出我们的声音。
/ s8 T/ v4 u+ B' b& j1 X; w, d5 _; ~
( Z; t& T- ^# A6 m) k: h: z8 S
可是,经过不长的时间的争论,最后我们看见的,是在电视上,温家宝竖起4个手指,讲他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
# a1 r4 D/ q) ^, ]* [9 K- B
9 K! t6 s& V: k9 ?$ T4 [
3 U: c/ g4 W3 X) G$ g& x我们很清楚,中央政府拿不出4万亿。一是中国政府无法发行国债,4万亿的国债要卖出去是不可能的;二是当时正处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通道,突然拐弯放松银根的环境还不具备,因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的调整正在进行,突然拐弯,等于5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三个是依赖社会集资、民间筹措更不可能。5 M" x" o4 J" s) v

( a' J) p" h1 c6 N: u' ]/ D$ `. h
0 l; n' M, b; d  z我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吓出一身冷汗,因为我们发现,中央政府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印钞。
& o4 _' L2 K. P5 j) H. t0 w
/ Y* z$ ]4 T: R( h 8 V1 c$ H6 ]2 a( ^
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印钞就是把老百姓的储蓄全部稀释,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胀,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而且,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老百姓的储蓄是对自己的保障。如果把老百姓的储蓄稀释,这是一件断子绝孙的事,是绝不能干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不敢相信。$ ]5 o: s* b9 I6 e, s7 _

8 ^/ q5 a; b4 {% c* A 0 M. H0 x/ y+ B; W5 ]
结果,数据出来,2009年M2增速高达29.7%。我们傻啦。我们减去当年的GDP增速,除掉外汇占款,实际当年货币贬值高达14.6%。等于这4万亿是强抢老百姓的钱,来进行投资的。更重要的是,这4万亿的投资,一下将地方政府负债提高到12万亿的水平。地方政府为了投资拉动增长,反而更加盘剥压榨老百姓。用老百姓钱,还来盘剥老百姓,你说老百姓冤不冤?
- j# u$ p, m7 }; N& ]( i1 F% L
% b; f6 |' A3 \7 V  k" f1 T" v
. C1 b" U! W4 w0 f! I# u0 w自此,政府诚信全部破产,全部修复起来,没有五到十年,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上,整个道德体系全部崩溃,人人为钱而不讲任何公德。现在,来遏制通胀,已经晚了。/ F5 U4 V) b% j; D$ W9 B4 j  {3 y' F0 |

! Q) S5 x8 f7 [* v
7 }# B$ a( N0 Q以后我们怎么活?+ a" |, @7 T5 P- Z
" K% S0 E# x  N/ Q8 ^: {  w
9 T1 U& i. N- b% b8 T1 o# R
- O) U7 S- l) O4 o) l, G6 N
遇上这样的事,遇上这样的时代,我们除了痛惜,还能怎么办?政府现在来挽回这个局面,已经没有机会。所以,我最近写过一篇博客,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关键字——耗!8 E2 ]; S+ _% M& h0 S9 n# ~2 }

, Z0 f, c0 a- x; v 8 p  u* }, t! g
不管是股市还是房市,目前,已经岌岌可危。时至今日,政府仍然没有改革的意愿,不知道以后的方向。
. V' q( v4 t! P$ q" W! g  [
+ M7 d2 f3 f4 P - n: S7 r5 b6 w+ P
我们来算一笔账。中国最大的一笔财富,是外汇储备。但是,我告诉大家,中国外汇储备能够流动的不到6000亿,所谓3万亿,只是一笔数据。1.1万亿的美国国债,只要美联储开始收货币,就必然会放国债,到时还要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预期会让中国增持到1.5万亿;两房债券6000亿,基本是死帐;其他债券和高盛控制的外汇资产,高达7000亿,还能用多少?而现在,国际量子基金准备1.2万亿美元做空基金,准备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动攻击,6000亿的外汇储备也面临灭顶之灾。所以,死撑房价是不可能的,因为房贷危及金融。7 }7 d( W7 Q( F* A3 J

+ g, f% ^' g  y  \9 u$ c ' O  z: C4 b; e7 L, a5 _
国内,地方政府的黑窟窿,根本填不满。唯一的办法,继续稀释老百姓的储蓄,继续通胀,用通胀掠夺全民的财富。这是一条不归路。& B# u' ]5 {' a8 b1 H
1 z8 j, l  t8 i1 G  @+ Q4 X
# r! ?/ j! p$ n+ K' s
现在,江河干涸,耕地被毁,山林遭灾,农民不事耕种,工人不事生产,刘易斯拐点已经隐现;未来的趋势,已经使人很难预料。我预计,政府最近会出台一系列办法,不能做好大的指望,因为,一个经济体系已经被破坏,修复起来,不是那么容易。0 l1 @+ Z% |: b7 F) x# k' r

/ |  Z" E2 M9 V' e7 G
2 @- |8 `0 @( a" j- ?+ `% w
发表于 2011-5-28 1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仔细阅读了,我现在想要的就是能早点看到整体崩盘,其它的结果不是我想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2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复 郁闷的狮子 的帖子6 @3 l5 b% r; [, T

5 y( P' y. O  p苦了最下层的老百姓,血汗钱被盘剥。
发表于 2011-5-28 21: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复 sdan 的帖子) I1 p- f8 C, k, {' @9 h

7 m! J( y7 I* S与其现在这样受罪,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来一次
发表于 2011-5-28 23: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四万亿的经济经济计划确实值得商榷。但也不能说一点积极意义都没有。至少在拉动内需上还是有作用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 22:41 , Processed in 0.0536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