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0|回复: 2

秦皇汉武西巡路 千乘万骑过雍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0 17: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涨 于 2012-1-10 17:51 编辑
- B7 d2 W, X0 v  v: Y9 L( j5 B5 d8 ]6 m5 E9 p5 {
                                     秦皇汉武西巡路 千乘万骑过雍城
! ?+ I9 i7 d6 ?0 v* ^                                    & k6 e% q+ |- T7 S6 M
                                    《宝鸡日报》报记者  王健  王星7 X/ A  N0 p* h8 T) z! B8 Z$ t
                                          2011年12月23日
- d, E9 H4 Q/ J6 R9 o5 u* r0 z/ d( |     0 \, N" h6 f7 @! x: p9 S
    日前,秦雍城遗址上一处长达140米的西汉国道引来诸多关注。据考古人员称,此前很少发掘道路遗迹,这条西汉国道遗迹的发现意义重大。9 e: _8 F& ~, u" j" K6 n
12月21日,我们来到凤翔城南翟家寺村田地里,S210暨S104省道从此由东向西穿越,西汉国道遗迹正是在这里被发现。古道十字路口,依旧清晰的车辙让我们有了穿越时空的错觉。7 w4 Z7 p# O; X! N( r& U& I
    秦皇汉武西巡、张骞出使西域、商贾邮驿往来、玄奘西天取经、文成公主入藏……历史的镜头不断切换,往事一幕幕重现。6 ^- F+ J7 }/ ~3 L: ~7 H

3 L6 p% e* v: f9 P4 A4 n( d2 u7 c始于周秦贯穿历代的交通干道0 E/ L: K; D4 `5 F5 ]6 N2 o1 i
   : P* e$ V0 e) I, B! @
    凤翔境内古道纵横交错,大多为秦汉时期重要的官道和唐宋时期的丝绸之路。古人以“南控褒斜,西达伊凉;岐雍高峙,千渭争流”来形容凤翔当时交通的便捷以及战略位置的重要。
) N9 d) M5 s3 U# k, x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部部长、雍城考古队队长田亚岐说:“这次发现的这段道路建于西汉,属于长安—陇州道的一部分,长安—陇州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字。西周时这条道路被称为西方大道或西方干道,秦朝时被称为西方道,汉代被称作回中道,这条路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南线的一部分。”- n/ T5 ?& f3 m$ X6 r6 i5 [
    从周秦至明清,长安—陇州道都是中原通往陇西、西域的主干道之一,在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久负盛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能延续很长时间的原因在于路途平坦,且有渭河、千河水运与其并行,水陆相辅,十分便捷。
% q# J% N9 r# M# ]) ?    考古人员今年在凤翔过境公路上共发掘6处道路遗迹,包括春秋战国2段、西汉时期2段、唐宋和明清各1段,不同时代的道路遗迹在部分地区相互叠压。这说明这条东西大路的延续时间很长,及至现今。
0 l2 ^) E8 `$ P3 j5 [2 G+ k5 ^    田亚岐介绍,这条西方干道的大致走向和途经地点在各个时期都差不多,只是个别路段会因为当时的城市变迁、兴废等因素而发生改道等情况。在雍城未废之时,此路绕城而过。现在之所以能在雍城城址上见到它,说明汉代时古雍城已经挪了地方。
2 Q% q% f/ h$ o
& R( E% c$ E. ~) B. [这是闻名天下的秦驰道吗?
( ~& V5 Z2 _, r5 w8 m    : O" @% a% j; K0 {
    在发掘的初期,考古人员曾经认为这条路是雍城城内的道路,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条路的规模和地层关系,让大家兴奋异常。难道,这就是被称为古代高速公路的秦驰道?4 w& @: K* P8 i' x" o+ S# V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二年,秦始皇就下令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其中包括出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这条路,是西方道吗?; G9 c! X5 n4 b% o0 t+ y# F9 ~
    这条路上遗存的车辙似乎证明了这个论断,按照史料记载,秦始皇对全国的生产生活进行了标准化规定,也就是“书同文,车同轨”。在这次发掘出的车辙,间距为1米和1.4米。秦统一天下后,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秦时六尺相当于现在的1.38米,这与考古人员现场测量的车辙间距基本相当。也就是说,这条路上的车辙很可能是秦车留下的。但是,这个推测很快被推翻了。' o$ m4 j& u& s
    《汉书•贾山传》记载,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而此次发掘出的道路宽度仅为18—21米,约为秦驰道的三分之一。而汉朝的车,承袭秦的标准,轮间距也是六尺。
/ j2 O- h+ V2 D" Q9 n    上面这段话,其实反倒跟这条路有点关系。公元前107年,汉武帝下令修建回中道,回中道通行方向大致与秦驰道相同,部分路段甚至就建在秦驰道的基础之上。施工之前,贾山向汉武帝详细介绍了秦驰道的“豪华”。后来回中道的修建比起秦驰道大幅“缩水”,这与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等不无关系。所以,田亚岐认为这条路就是回中道。  G" }2 B9 S9 g$ R# h9 K
2 R- V+ B- {! e% _$ _1 b
汉武帝可能从这里路过十次
6 d1 k' @4 a5 w3 C; U( \   
4 _0 s* `, g+ U: h- P    先秦时期,秦诸公在雍地设置了四处固定场所用来祭祀白、青、黄、炎四帝,这种固定的祭祀场所叫做“畤”,而在畤举行祭祀活动则称作“祀畤”。秦始皇行加冕之礼及多次祀畤便走的是长安—陇州道。  x9 N; }3 ?1 J
    汉高祖刘邦入关时,得知秦人只祭五祀四帝,问随从:“我听说有五位天帝,为什么他们只祭祀四位呢?”随从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刘邦说“乃待我而具也”。
' ^0 G# {( p. D    于是,刘邦又在祭祀雍地的四畤的基础上,在雍山增设北畤,祭祀黑帝颛顼。但刘邦本人并没有亲自前往雍山祭祀五帝。) A. }; l: ]5 n; z, p2 `
    到汉武帝时,董仲舒主张“王者祭天”,其具体表现便是郊祀之礼。董仲舒的观点被汉武帝采纳,于是大行郊祀之礼,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亲自到雍祭祀一共十次。而司马迁从24岁起,至少也有4次随武帝来到雍山祭祀的经历。, ^6 [: H) q2 T2 j
    帝王出行,自然非常排场。在汉景帝时,就有了完善的官车使用规定,车辆上有避雨遮阳的车盖。平民乘车只许用青布盖,官吏两百石以下用白布盖,三百石以上用皂布盖,千石以上可用皂缯覆盖。刘彻祀畤时,随从达“数万骑”。所以,那时回中道上一定是车马喧嚣、冠盖云集。这支奢华的车马队伍从长安出发后,便一路向西,前往雍城。
1 E0 P' H* F* _* M# W" w    田亚岐说:“从东边过来的车马到达这次发现的十字路口后,会向北转,前往雍山附近开展祭祀活动。”而雍城考古队,也曾经在凤翔柳林镇发现了疑似祭坛的秦汉遗址。
" Q! h# {6 y0 l" b! \" j; g8 m% @7 D1 ~: L/ \- o2 E* |
玄奘和文成公主也从这条路上走过
# w& p. f8 S4 H7 k* P6 y    ' C) I$ Q( M+ @2 s! _. P) b  X
    秦汉时期帝王出行,一天大约只能走四十里路,于是就在道路沿途修建了大量行宫,以供帝王过夜歇息。
1 Y7 p2 B5 D2 A    长安—陇州道沿途的秦汉帝王行宫很多,已经发现的就有梁山宫、美阳宫、凹里宫、蕲年宫、囊泉宫、来谷宫、竹泉宫、走马棱行宫、尚家岭行宫、回中宫等。此次发现的这段西汉国道正好处在凹里宫与蕲年宫之间。
, T" ^. R  f& U/ I5 I$ c    汉武帝为征伐匈奴,通使西域,在霍去病两出陇西击败匈奴后,即设置军事、行政机构和校尉管理屯田,并筑亭障,设驿站。把戍守、屯垦、驿道三者结为一体。戍守可保证驿路安全,屯垦可解决驿站供应。7 z  |8 Z( L9 J1 ]3 x2 B" @
    汉朝政府实行官驿免费供应食宿政策,对“胡商贩客”很有吸引力,因此由西域东来的商贩骆驿不绝。再加上汉朝向西域派遣了大量使臣,一时间出现了“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荣景象。
$ h4 @" `% T5 y0 O6 x+ Q: H( {1 f    从汉至唐,此路还是一些高僧的传经、取经之路,东汉明帝时,天竺国高僧伽叶摩腾与竺法兰,曾随汉使经陇关道到达中原,在洛阳白马寺译经。三国时,高僧朱士行第一个结队经此道到西域求经。东晋时,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度陇坂,过苑川、南凉到达印度。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陇关去西天取经,返回时亦经由长安—陇州道。) R! d: X! h" Y
    唐代,长安—陇州道还是唐与吐蕃的联姻之路。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与吐蕃王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景龙二年,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她们西行时均经行长安—陇州道,这条古道的繁盛在那时也达到顶峰。
4 i+ I9 ^& j9 O6 l. f    到了元、明、清时期随着长安—邠州(今彬县)—泾州(今泾川县)—平凉一线驿路的兴起,长安—陇州道才逐渐褪去繁华。  C& Z& I- r! e# b: `, N
发表于 2012-1-10 18: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沙发,晚上慢慢看!{:soso_e113:}
发表于 2012-1-11 02: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陇州道就是现在的陇关道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0 09:44 , Processed in 0.0469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