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76|回复: 25

(散文)东园霁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8 15: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园霁雨
' S, k3 P4 ?$ C- k——陇州杂忆之二
# t- `+ W3 Z3 T# h$ P4 Y7 u. y# v  i! `; V- G3 r. E5 `

, \1 J' q& \6 f  s* ]3 o# ^9 q  t5 r' T! B3 S5 G& r
        离开我下乡插队的陇州,几有二十个年头了。三月,偶得出差机遇,正作故地重游。; _, ?: n. ?0 o1 q3 A
        山城许多变化,新街,红楼,巷柳……
2 R. t4 b7 M+ \" |        一路鞍马,早作安憩。夜来忽闻小风叩窗,便做了个雨中画儿的梦。不料便应了,晨起推门,一股清新扑来,原来春雨霏霏。
- y+ m/ M2 }5 A; ^$ I        三月的雨儿,极柔细,细得似无。放开眼去,街舍似入濯,青柳如出浴,苍山绰约,更似宣纸上泼淡了的墨影。* b; a: Q/ W: B8 Y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口吟绝唱,不觉情发于中,心血来潮,顿时勾起一桩夙债。遥望天际,见云隙有开,料晴转在即,登时欣然命步,直奔我插队的东观川而去。
2 c3 H! }+ i1 w% x+ B        也许是天性使然,我从小就生有一癖,最喜游山玩水。久而久之,竟因此得了许多悟性,譬如评点江山发于爱,去国忧民展于思……# i% n4 g# Y( y% V9 y
        下乡不久,听得这山野小县也循天下之例置有八景,便牺牲了若干工分,脚踏实地,一一游遍。尽领了“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之陇州风略,饱览了“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溯云秋”的边陲野影。只有一景不得,留下万般遗憾。那便是八景之首,曰“东园霁雨”。: ]6 g( T( o6 B6 u) e$ g
        其实,那景并非远不可及,东园所在正是东观川,关键在成景苛刻,不易得也。古人有诗为证:“驱车一过小园东,林麓萧疏四望中。苍翠须经雨霁后,画工笔下夺天工。”1 W/ a! |5 W& N( b( [: a; |
        这就说了,此景首要须是雨霁。
4 N+ x) `; C+ v4 l( F        又有人作文为证:“更如是新雨初霁,尘怀一清,烟柳似云,粉桃如涌……”! M' c; I+ D$ r( J4 A8 K$ W
        这就又说了,此景其次须是花盛。
0 F# P6 L3 @7 l        偏偏我插队的那几年,天时总也不顺,旱日旷时,不见东风。到了一九七七的年头上,暖云不时飘来,终于有了三月的雨儿,不料却要学什么寨,修什么田。队长牛虎一声断喝,一人一把斧,将几坡山桃野柳,一挥而尽。" a8 Z4 D7 K  z1 x
        东园离城不远,但见“烟村四五家”,只须“一去二三里”。片刻间,忽觉飞红流翠压面儿扑来,却是早已行入画中。/ T2 v+ t- z2 F9 Y# O& `
        那时雨意收尽,天地间一片清泽。但见碎云摇光,流影飘逸;远山含黛,近水浮白;春柳作娇,嫩绿淡黄;菜花搔首,摇翠扶金;纱岚一道,缠住二郎山腰;青楼数座,掩在楸花丛中。正不知其间点化有无穷尽,忽觉眼内灼热,原来那不知何时又蔚然成林的粉桃花潮,自山而倾。那朵朵花蕾,含露藏羞,竞相怒放,如同一片烈火,直把那升腾的水雾也烧得透红透红。这时,我看到桃林边插着一块木牌,上书赫然大字:“东观川桃园  承包人  牛虎”。我心头陡然一热,慌忙登上九曲弯道,将人儿心儿,一古脑儿扑进了桃林。
) V0 ~, v6 @. f3 Y7 \2 W' N5 x9 u$ J, u/ |( U: z! b; A. z
        后记:范子有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原以为天下奇景,或钟于灵秀,或势于磅礴,或蕴于幽深,或达于通荡,皆属自然造化而成。但观“东园霁雨”,
0 e) x% G( k, h+ o4 t4 y1 X窃念若非政通,又岂能如是?
" A8 f) _+ ]% Y3 k+ C$ v$ x9 E2 b* C        “嘻,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归人醉也!# ?( `- q+ C/ n  r: X3 L9 ]
        9 |. i3 W2 D0 M: @: l+ W$ e1 C

, P4 E( r, V3 G: }! O* K
发表于 2010-6-18 18: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文笔不错,写出了陇州独有的景色,说明作者在陇县插队后,对陇县的怀念之情。问好,欢迎常回家看看,祝福。
发表于 2010-6-18 1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sdan 于 2010-6-18 20:23 编辑 9 g# }. U' i7 V+ j+ p0 C
" h) F# A9 w3 Z, d, ?9 Q
拜读佳作,文辞优美,很见功底,确有迁客骚人之雅趣。4 D% A1 y& W* K8 e* x, T: h' ]0 n

* l4 g4 H9 j! r; {, E+ l      这么说你是当年来陇州插队的西安知青了,从几篇文章看,你对陇县的了解远远多于我,我是十七岁离开家乡后很少回家,陇县的许多地方没有去过,对陇州的历史和文化也知之甚少,如你文中提到的陇州八景,我只是在4月份浏览论坛时看到介绍温水镇时有陇州八景之一温溪不冻,其他一概不知。本希望从陇州的网页上了解更多的陇州历史文化,但不管官网“陇州之窗”,还是“陇州在线”,看到东西都很少,这也是我在论坛一直呼吁增加“历史文化”栏目和希望陇州的文人做点工作的缘故。
/ u, ^: g; t' ?  Y  h      君作为一个在陇州下过乡的知青,能对第二故乡有这么份感情,写作歌颂和宣传陇州的歌赋和文章,很值得赞赏和敬佩,在此向你问好!3 _. V+ ]# V' x% e5 @! W4 o
      相比与君,陇州的文人应感到汗颜!
0 W! Z0 Y( L, W5 ~1 p $ s" s0 k4 u* @1 V) c
发表于 2010-6-18 2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楼主写的是陇州八景之一,我自小就住在城东,东观川是熟的不能再熟了,只是再也体会不出东园雾景了.
发表于 2010-6-18 2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楼主的历史太久远了,他插队的时间搞不好还没有我们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2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北山人 于 2010-6-18 21:58 编辑
) ?2 s- w/ I% R) v; y  B
8 q" I5 Y; I$ {- X回复 3# sdan 的帖子1 ?+ w, _: c% C
谢谢你的评价,也谢谢诸位网友的抬爱。是的,我曾在陇县北山里边插了七年的队,又在县城工作了九年,一共是十六年,至今有许多的东西不能忘怀。但我看到你和你的一些文章,我很高兴。你的文字功力也很不错。我大概应该是你的长辈了,能和你进行一些交流是件很幸运的事。因为年龄的问题,我其实和许多青年人是有代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环境,这是一个一切向前看,是一个浮燥、浅薄的社会。但还能和你一起切磋,真是人生之幸也!愿今后多多联系。我的QQ号是:893763659,网名:下过农村
* P: C- Y6 N" D8 Z6 d5 d) s" d- k4 b: V
   

点评

若有时间可以看看我的《家乡印记》,有感情,无文采。  发表于 2010-6-18 22:46
应该算不得长辈,年龄上讲最多是个兄长。西安知青最早是69年到陇县,我们小队就有第一批的,至今我还记得几个人得名字。不知你那一年到的陇县?  发表于 2010-6-18 22:4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22: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复 4# 老顽童 的帖子& o8 g! V& ^  c; S; I6 O6 L  I
是的。现时的东观川再也不会有霁雨之景了,就让它留在我们的想象之中吧。顽石网友,我已看过你给我的提醒中的留言。的确,我又在无意中讥笑了一下北山里的老农。这就是我抱歉的原因。只有一点是真的,那些记述倒是当年的真实记录,也愿我们不要忘记那个年代,不要忘记那个角落。  S# ^: L, {& T. {, P, P) K9 Z1 r' ]
3 ~: U4 W5 k0 p( c" j6 Q0 x( Y6 ]
   

点评

谢谢你还记着陇县,有机会回来看看。黎军就在我们村下乡的。  发表于 2010-6-23 16:37
我就农村长大的,没有什么!文化大革命就是这帮无知傻瓜将陇州的历史人文景观破坏的一干二净。  发表于 2010-6-19 15:30
发表于 2010-6-18 22: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0-6-18 22:50 编辑 % Y$ `5 O6 W+ n# y
. D" I6 y4 o5 n
感谢楼上的回复,我完全相信你不会有意去笑话谁。所以你不用道歉。再一个,我想我们可以论坛别的话题。! U3 r+ J; {. w9 ~
我能理解你看待过去的心情,我在西安时,也碰到好几个曾经在陇县插过队的当年知青。他们到现在还能说一口流利的陇县方言。也非常关心陇县的发展,他们表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对陇县作点什么。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感情令人感动。
" h3 G- ?. X# `" y  J陇县的孤儿院就是当年一个在曹家湾插队的知青办的。& w8 `6 R% Y0 j( P
可惜有过这样一个特殊经历的人群现在并不为人重视。而恰好这个人群是现在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2 _( O  b' @8 k2 w8 J1 D
另,想告诉楼主,我的父辈们,那些善良的底层人民并没忘记你们,他们会经常给我们说起你们。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3: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北山人 于 2010-6-21 16:27 编辑 * ^. C0 H0 Z* T8 ]8 y

9 I! a' e0 c; b9 m, \6 {/ M4 L6 c+ E' D回复 北山人 的帖子, `! a6 w" n# P' F: Z; A* }/ ?: y
你说的不对,第一批到陇县的是1964年,共下了365个,分在李家河、河北、唐家庄和杜阳。老三届的第一批是在1968年。我就是1964年到陇县的,在李家河。我看你用梨林川作为你的图像,大概应是那里的人吧?现在是否在西安?' y/ Z3 |- M. Q  h
1 R) L# {/ V1 F! `  \4 n0 d6 S0 R
   

点评

文革前在一些地方7已经有下乡知青和下乡居民  发表于 2010-6-23 16:30
文革前在一些地方7已经有下乡知青和下乡居民  发表于 2010-6-23 16:28
文革前在一些地方7已经有下乡知青和下乡居民  发表于 2010-6-23 16:27
文革前在一些地方7已经有下乡知青和下乡居民  发表于 2010-6-23 16:25
我在广东顺德。  发表于 2010-6-19 15:42
发表于 2010-6-19 09: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77年的时候应该是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吧 9 e, ^7 a8 g3 u& d: ~$ ^5 s  M

( X: P3 }& n4 x3 l% R5 o- T" S那些标语80后的我经常在农村的墙上能见到

点评

70年代是一个火热的战天斗地的年代,这个年代留下的东西会随着年代的久远不断发出它的光芒。  发表于 2010-6-23 16:51
发表于 2010-6-19 09: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复 sdan 的帖子% s9 v; ~+ Z! ^8 Q- W* f( R7 u9 e* I

2 N; o7 v, K2 ?% v/ G$ k
) Y* s  m8 e* ]3 c# ]: O, @$ F    说实话 陇州八景也是我在做陇县百科http://baik.721200.com的时候曾经看到过+ n* U* `4 n& H# I  E

; P  J" }7 E4 D: ]* [- t* j但是从网上搜索不到一点点信息   我也感觉很遗憾" G7 Q. ?' i" b& \$ n9 t

1 X" P# n2 W5 J# u: M5 U" v- t' T政府部门应该围绕这八景做文章  可以加快陇县旅游业的发展
) O# _* {- ~. u7 I, n1 ^% M1 C2 P  A' M7 C4 Z' d  ^
因为目前我感觉我们政府是主导旅游业发展陇县
发表于 2010-6-19 09: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陇县八景
' m: m/ M0 R6 a关山夜月 研水夜渡 温溪不冻 寒亭积雪 铉浦名数 五峰挺秀 东园齐雨 金泉涌流
发表于 2010-6-19 15: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政府领导都在忙自己的后花园和自留地,哪有精力管旅游发展。
发表于 2010-6-23 15: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梨林川人是否是苏笃林的本家?

点评

我是南村人,姓安!  发表于 2010-6-23 16:5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6: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苏笃林是梨林川苏家坡人。

点评

这次我回家给母亲做三周年祭奠,门联就是请苏东林(苏笃林还有个弟弟好像叫苏万林)。  发表于 2010-6-23 16:59
北山人对陇州的人文和地理了解的很广泛。苏笃林是苏家坡人,能写能画,给我做过老师,他家兄弟几人毛笔字写的都不错。  发表于 2010-6-23 16: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5 13:18 , Processed in 0.10110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