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0|回复: 3

七月流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月流火(文:网友竹溪浣墨)
1 \& ?; b4 L6 S' O$ N6 \; S( }* o! |) H1 X& g' r  V* @
       穿越旷古的风,《豳风.七月》如天籁,载着远古清旷的佩铃,沉郁厚重的清香,在天空摇响。那撼魄的清越,如千层松涛,万倾巨浪,一波一浪地,震撼上我的心房。让我整个灵魂融化,融化于西周那七月流火中,聆听西周生活最底层的先民们那清越的歌唱;随着他们粗犷的舞步翱翔;醉看他们吹籥击缶,畅意琅琅,还有那沉甸甸的喜悦与期望......
/ e: k+ z  w4 S4 }* \! P+ o  怎样的一个旷古的、智慧的、纯朴的先祖们的生活?我虔诚地凝目而望——& f$ V" f6 [' N9 S- ^& R" P2 H  A
  ……凝泪读完《豳风.七月》,掩卷良久,无以把魂魄回拔。远古的他们,是这般的清苦与悲壮,是这般的苍凉与沧桑。虽然清苦,虽然沧桑,但那欢快的清音,却向着天空袅袅而上,在幽远的大地上,激荡回响……
3 g) R7 Z8 d9 \6 p; M$ g6 ?  浩旷长风,延绵万载,荡涤的是远去的古人,飘来的是远古的清香。隔了浩瀚世纪的他们与我们,以一抹清香的缠绕,却触及彼此的心房。我想,那抹清香上,他们的缕缕清魂,定然萦绕于上,他们是能感知我们的,看!他们晶亮的眼眸,正在天空,灼灼闪亮!
, I2 m: u$ y. G4 q/ k  我含泪虔诚地向他们凝望,我收泪悠悠地膜拜而上!我勤劳善良智慧的先祖们!我的亲爱!闻着旷古的清香,听着亘古的天籁,我没有任何理由,让处于现代文明的我,去彷徨去迷茫,正因如此,一直,我都快乐地欢唱,一直,我都开心向上......! Z9 s' r3 j2 V9 v
  因为,人生不长,人生真的很短。短短的人生路上,我不敢浪费宝贵的时光去忧郁,不敢浪费宝贵的时光去颓废,不敢浪费宝贵的时光去忧伤!我要驾清风而上,我要检阅大地的风光,我要布经去绣人生的彩章,我要织纬去缀人生的辉煌,我还要去远古撷取先祖们的——芳香……+ S( q9 ]4 B1 l; ?- U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d( j0 p# R9 _) P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7 X/ I' f4 D9 l  我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怀着对先祖智慧与气度的敬畏,让我们踩着《豳风.七月》的流火、踩着今日七月的流火——清爽昂扬,进取向上,畅心快乐地歌唱!!!' A# l' {3 o' x1 f

. Q1 G) u/ |" s4 k" S4 R& D' P, a5 o. e0 p* Y
  注:《豳风.七月》产生于西周,是《诗经.国风》中著名的、最长的一首诗,也是远古最早的诗。从此诗中可以看到《诗经》高度的思想性的凝聚与艺术的成就。《豳风.七月》在中国的文学史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与深远的影响 。附《豳风.七月》原文如下:
0 h6 P9 V8 n/ D2 c4 ~
. @) l$ s  ?8 n( Y  | 7 v! x) q1 t$ ^% |9 P% \: t7 Q

7 F5 r5 C3 ?3 R, n& A                          《豳风.七月》
* y) `( H- }0 {$ V0 [2 h
1 ^, @+ M5 T. w4 h ( H) J6 _1 c' n& |

1 `& {  W% k4 d8 k8 Q/ n2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  j$ Y0 f8 m1 \4 t
: G& L8 y: z. N1 y, q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e0 N4 z  r) H8 B+ y  @) Q. u4 [+ R0 e; V; g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 U4 a/ @( h: A6 O$ P
+ B! A1 C  \4 T1 k* L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豣,献豣于公。
* o* K3 Q! n5 f/ P2 E1 g
1 T0 P7 K, a" {! g) x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3 l/ R& s" J* O( Y/ v; U

/ H2 C* O2 v- H0 `. p4 E) |! m&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 N8 W/ o5 ~. U; Z: F
: r: M* ^+ Z( k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 j, r7 T: C# D* m
7 x4 u$ h  W+ m8 }& Y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E- p, `4 C' I8 i7 ^1 Q

) J; L& O  E) O* Z* n7 K$ z, e% s
6 _7 E  }, o( K* Z/ I; G% o* l" J3 Q! S3 o
   % G, p3 H3 P' h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f883a0100v0sf.html$ m- }4 _' s" D2 B1 F
0 f& B. I) d% t7 F9 x' V
1 a+ }& ]$ s7 H7 m8 n; _2 g( A( O
6 q# }- A9 l* I% G5 Y+ p
0 h! R% F% M" w1 ?6 D7 l+ p1 Y
      
3 t( i% f# }4 \' D5 R* o  ~$ h; l1 H

) r! D" L" |1 q* u2 v9 h8 i! Z, F
发表于 2011-7-26 13: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箫声琴韵 于 2011-7-26 13:15 编辑 % [) ^& C% \0 Z( b! l# X6 O5 z
% u4 J% m" V# b' |5 [! I  D5 k
“六月食郁及薁”:
. |5 F0 X9 _. {+ q    我在陇县的时候,记得当地还有“食郁及薁”的习惯。单位同志从山里摘来了“郁及薁”,形状类似野葡萄,紫黑色的一串串,吃到嘴里一股药味。当时就觉得是古老的习俗流传,但没有在意。后来读“七月流火”,才知道真是古老习俗。但这一习俗不知现在是否还有保留,也不知是否可以和旅游文化结合。
发表于 2011-7-26 18: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楼上,“郁及薁”,是野生的.没人注意.时令一至.有人采吃.并没挖掘其中文化含义.
发表于 2011-7-26 18: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楼主,原创文学版中已有同名帖子.建议对主题名稍作处理,.以示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9 04:49 , Processed in 0.0405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