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5|回复: 4

[陇县新闻] 陇县为何引领宝鸡烤烟产业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4 23: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陇州在线
陇县为何引领宝鸡烤烟产业发展?
陇县古称陇州,发展烤烟业近 30年,烟质、产量等综合评价位列宝鸡第一、全省第三。“十一五”期间,陇县收购烟叶 3468万公斤,烟农收入 3.51亿元,“种烟状元”还领到了县上奖励的彩电、电脑、农用车,烤烟成了农民致富的“黄金叶”!那么——陇县为何引领宝鸡烤烟产业发展?
陇县烤烟之所以领跑全市,得益于县上优化了产业布局。近年来,陇县没有追求种植面积最大化,而是向精种细作和集约化方向努力,引导烤烟向适生区、优生区转移。对大户引进企业化运作模式,创出了大户引路、整村参与、专业化运作的新路子。
一亩烟胜 5亩麦
古稀老人精明的种烟经
4月的关山,杨柳吐绿,山桃花飘香。
. A! `  i7 \9 ~0 t- G7 i
陇县曹家湾镇三里营村农民李海成用手机给在西安打工的儿子讲种烟的事:我把河滩的沙土地犁了,今年不种麦,还想种10亩烤烟……

7 C4 j! J7 v0 n( o9 D1 H
曹家湾地处关山脚下,在陇县的最西边,坡地全是沙土地,适合种烤烟。李海成老人今年 71岁,是三里营村一名普通农民,说起种烤烟,他可算是陇县种烟最早的人家了!
% k6 G, ]0 W4 m: p& e
1982
年 3月,陇县引进了烤烟。那时候,包产到户不久,喊得最响的口号就是“发家致富”,李海成听说种烤烟来钱快,便第一个报了名,从村上领回烤烟种子。第一年,李海成家种了 1.5亩烤烟。那年秋天,烟叶丰收了,李海成腾出烤辣椒的烤炉,天天盯着温度计加火,生怕把烟烤焦了。烟出炉了,全家高兴地拉到镇上去卖,共 400多斤,一下子卖了 390元!
“ 390块钱,那可是全家一年的收入啊,生产队一天一个工分才 5角钱!”李海成认真地扳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前几年就不说了, 2010年,我和老伴承包了 13亩地全部种烟,犁地不要钱,买种子、化肥、地膜包括技术指导全部不要钱,都是县上掏的。按每亩平均产烟 360斤算,一亩能卖 2600元,再加上 13亩地的肥料补贴,总共收益 3.5万余元;如果换成种麦,山坡地一亩最多打500斤,一斤按 1块钱算,一亩就是 500多元, 13亩地最多收入 6500元,还要除去犁地、买化肥、浇水及收割、碾打的费用。这么一算,种烤烟最划算,一亩烟的收入是小麦的 5倍多!”李海成说,种烟除去请人摘烟、绑烟开的工钱,一年自己最少能落 3万多!
陇县烟草公司烟叶管理股股长王林录说,陇县地势东高西低,海拔 800米至 2466米,属于典型的地域性立体气候环境。境内黄土、棕壤土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75%,土层深厚,年平均日照 2033小时,年平均气温10.7℃,尤其每年 5— 8月份,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利于烤烟生产,是我市乃至我省种植烤烟的最佳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良好的经济效益,使陇县烤烟产业蓬勃发展。目前,陇县每年种烟约 7万亩,15个乡镇种烟户达 4200多家。
钞票加鲜花
杨山多年年想当“种烟状元
在陇县,凡种烤烟的人没有不知道杨山多的,而知道杨山多的人都夸他的种烟技术“”!杨山多就是陇县第一个三中“种烟状元”的人!

$ j4 k; ^% L' n  X8 M' Y4月 3
日下午,记者来到曹家湾镇红星村十组杨山多的家里。高大的门楼,四室一厅的房子,屋内电脑、高级音响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房顶立着太阳能热水器,如果不是坐落在偏僻的大山脚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山村的农家小院!
“烤烟就像‘金叶叶’,这几年我靠种烟确实挣了些钱,可是离不开政府对咱的大力支持,农用车、大彩电、电冰箱全是奖的……” 56岁的杨山多谦虚地说。 2000年以前,老杨跑过客运、贩过木头,力没少出,可钱却挣得不多。 2002年,他开始学着种烟。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他的烟叶收成并不好。可杨山多没有气馁,天天在钻研,镇上烟草专干一进村,他就认真请教,不懂就问,很快掌握了种烟技术。 2003年,杨山多承包了村上的 40亩地,请了 20多名妇女摘烟,一年下来挣了 3万多元,年底当上了县上的“种烟状元”。他代表全村去县政府招待所开庆功会,鲜花、掌声如潮,还领了大奖,县上给他奖了一台 29英寸的大彩电。从那年起,杨山多尝到了种烟的甜头,开始承包土地大面积种烟。杨山多说,今年他在曹家湾镇、温水镇又承包了 200亩地,打算全部种烟,明年还想中县上的“种烟状元”!

9 o) L. ?0 a! @; N* y% a/ @; i) w
该县烟草公司副总经理张军仓说,为了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稳定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县上出台种烟扶持新标准,为烟农免费供应烤烟良种和农药,每亩供应农药费 15元,犁地每亩补贴 30元,每亩供应烟草专用肥 100斤、有机肥 80斤。凡烟叶每亩单产达到 280斤以上的所有肥料全部免费,单产达不到 280斤的,每差一斤收回肥料款0.7元。张军仓说,除了以上补贴政策以外,县上又出台奖励办法,各乡镇如果完成了当年烤烟生产任务,县上把 4%的烤烟产值直接返还给乡镇,县财政提取当年烤烟税金的10%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奖励种烟大户。
良好的种烟机制,完善的补偿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目前,陇县像杨山多这样的种烟大户还有很多,其中50亩以上的种烟大户就有 120家,年产烤烟达 13万担,产值 7172万余元。
掠夺式经营
亟须攻破发展“瓶颈”难题
烤烟是陇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然而,记者在数天的采访中同时发现,大多数烟农靠种烟富了家,但是,少数烟农盲目承包、粗放型管理、掠夺式经营的问题已成为烟草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设法攻克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现象之一:粗放型管理导致“用工荒”

. j5 N3 |% y! e1 C3 C, K
烤烟种植技术性非常强,作务时间集中,每年大约需要四个月时间,烟农不能一哄而上搞承包,而要冷静分析市场慎重经营。据该县烟草公司同志讲,一些种烟大户的用工模式很简单,今天烟田有活就请人干,明天闲了就放假休息,干活的人都是农村的留守妇女或老人,用工管理很不规范。去年 8月,陇县曹家湾镇不少农民出国去打工,天成镇一些人也去内蒙等地修铁路,当地留守的劳力相当少,都是一些农村妇女和老人小孩。到了烟叶收摘季节,寻找采摘工非常难,一些烤烟大户开着车去县城招工,好多人都嫌工价低不愿干,一时出现了“用工荒”。部分种烟大户因招不来工人,采摘不及时烟叶烂在了地里,损失较大。
县烟草公司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工价普遍上涨,陇县许多农民外出务工,这是烟叶采摘工难招的一个原因。但是,出现的“用工荒”问题却给烟草部门提出新的课题——作为承包几十亩、甚至数百亩烟田的烤烟种植大户来说,是不是应该考虑和用工者签订一个相对稳定的用工协议?是不是应该考虑到用工风险?比如,一块100亩的烟田里,每年可固定 20多名农村妇女劳作,工资可以随行就市,根据当年的工价而定,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次年根据协议约定到烟田劳作,保障烟田正常的用工需要。
现象之二:掠夺式经营风险增大

, f4 F' y# `( n6 h. b( q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曹家湾镇三里营村的李海成、红星村的杨山多等人种烟致富之后,一些人也开始动脑筋:李海成都 70多岁了,他和老伴两个人雇人都能把 13亩烤烟种好,还受到县上的奖励,他行我怎么就不行?杨山多一个人就能承包 200亩地,我就敢承包 400亩地,还免费享受县上多项补贴,赔了无非就是折几个承包费……另外,还有少数人开始患“红眼病”——外村人承包本村田地种烟时,本村人“罢工”以此抬高工价!
; Y7 O; v6 l, [7 \# M& D: W* \
针对这些问题,烟草管理人员说,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模式风险很大。前几年,陇县东风镇一种烟大户就遭遇了这样的事。这名烟农承包了 100亩地,因管理不善、在当地招工困难等原因损失惨重,后来几年再也不种烤烟了。
陇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彭世忠讲,从烟叶质量、产量及规模等各方面说,陇县烤烟一直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三,烟叶出口俄罗斯、越南等国家,连续十几年被省上评为烤烟生产收购工作先进单位,初步形成了基础设施健全、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布局合理、规模集约种植、产销服务配套的产业化格局。县上每年拿出约 500万元,支持、重奖乡镇、村组及烟农,免费建烤箱,修公路、水渠,重奖大户、淘汰散户,加强对烟农的培训教育,就是要调动乡镇、村组种烟的积极性,扭转粗放型经营模式,培养出更多的“铁杆”烟农、专职烟农,把种烟当成一项事业来干!
企业化运作
古老烤烟业焕发新生机
已有近 30年发展史的烤烟产业,陇县何以多年领跑全市?在经历数次“洗牌”之后,陇县怎样让这一老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陇县县委书记杨宝玉说,像奶畜一样,烤烟是发展处于低潮时期保留下来的一个传统产业,经过多年数次“洗牌”,现在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刚开始种烟时,全县 15个乡镇几乎村村冒烟、户户点火,一哄而上式的经营模式既不科学,又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此,县上及时调整思路、转变模式,这才使烤烟产业蓬勃发展。陇县烤烟之所以领跑全市,这几年又突飞猛进,得益于县上优化了布局。近年来,陇县没有追求种植面积最大化,也不是各个乡镇都适合种烟,而是向精种细作和集约化方向努力,引导烤烟向适生区、优生区进一步转移。同时,县上出台了多项保护烟农的措施,完善种烟自然风险成本补偿基金制度,实行价外补贴等。去年,陇县受水灾后,烟农损失较大,县上及时联系省、市烟草部门,采取政府补贴收购烟农残叶的办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烟农的利益。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23: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对大户引进企业化运作模式,实施规模化经营是陇县烟草业长盛不衰的方向。针对老产业出现的新问题,县上对其反复“洗牌”,每年对烤烟大户集中培训,讲经济、教管理,帮助成立协会、组建合作社,逐渐创出了大户引路、整村参与、专业化运作的新路子,以促使胜者进劣者退。通过发展适度集中的产业化,陇县的烟草业规模扩张能力提升,也吸引了上级和外地客商的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去年年底,省市烟草公司投资 2000万在陇县建设了一个占地 120亩的烤烟基地,供苗能力达 10000亩,初步解决了曹家湾镇一带育苗、烘烤能力供应不足的难题。由于陇县烟叶质量良好,去年湖北“黄鹤楼”烟叶公司把陇县确定为原料基地,由陇县为其提供烟丝原料,烟农再也不用为订单发愁。今年元月,国家还把陇县烤烟价区由四价区调整为三价区,总体烟叶价格上涨29.3%,烟农的收益也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
' F- a+ s& F. \1 J: q& L* ~; ~* `# A8 K- E
发表于 2011-5-16 13: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那个辛苦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太累了,受不了。
发表于 2011-5-16 14: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只要有别选择,决不选择种烤烟,
% r9 i9 C4 V4 h3 j  过锤子光光能把人挣死
发表于 2011-5-16 16: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烤烟是陇县财政收入的支柱,但也应看清禁烟是大趋势。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7 02:29 , Processed in 0.0550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