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9|回复: 9

[其他] 建议换个思路再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23: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1-6-24 02:16 编辑 ! w, Z/ }$ X% \* o; Q& }0 v* p
7 p) Z$ ]. X4 h" \& a0 J4 |
$ q. B1 H' X7 ?  s, s
                                  建议换个思路再讨论3 Y' x' f( F( @) s
      近段时间来,原创文学版块比较热,尤其是几位新会员的加入,更给网站和这个版块增加了活力,也是网站的荣幸。
2 ?' @1 j: S/ E9 o      原创文学版块能有今天的活跃景像,完全是来自于各位文学爱好者的支持,版主北山人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进行管理,以实际行动支持第二故乡的文化事业。令人敬佩。会员SDAN ,山泉奔流,逍遥狼,伊梅,关山吹萧人等紧密配合北山人,都希望能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县的文化事业作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这种精神令人感动。1 R$ C1 j! h- L* B0 |# T/ F  Y* E/ p
     但是最近有关诗作的讨论虽然很热烈,却朝着我们不希望的方向发展,我今天好好看了所有引起争论的作品以信每个人的跟帖和回复。梳理了一下整个过程。感到有必要说几句。* h' J) a" O) _
      讨论的起源基本可以认为从对新诗的写作方式开始的。最开始的时候,是对于现代诗要不要写得通俗易懂开始的。然后又转向了要不要押韵这个问题上,讨论的话题开始越来越窄。7 W* q! d0 M6 N+ t0 o/ h  A
      我又重新梳理了一下整个过程,发现。这些讨论越来越不冷静,偏离了原来的讨论目的,已经向抬杠这个方向发展了。
3 q7 `6 A/ w6 A5 ]      关于现代诗要不要写的通俗易懂,我发现大家并没有很大的分岐。主要集中在要不要押韵这个话题上,可是我发现,也没人支持说现代诗必须要押韵。9 W5 R4 c/ I. b
     现在的问题是网友们之间有了误会。本来讨论的是诗,现在却说到了人。
8 e. E7 [8 U+ _/ _      我对讨论的理解是,欢迎观点的碰撞,拒绝人身攻击。我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他说话的权利。' q3 T% _$ k- r! M5 k8 z* l
      今天看到网友关山夜月和SDAN的帖子和跟帖后,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就是论坛的语言环境问题。参与讨论的网友除了部分文学爱好者以外,北山人,关山吹萧人、山泉奔流,关山夜月,逍遥狼等,都是在文学方面有建树的人。本来讨论是在一种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但是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指责那些人不懂诗,没搞懂诗的本质,有些人不属于诗等等,这就没意思了。试问搞懂诗的又有几人,就算搞懂了,写不出好诗又有什么用?还有要不要押韵,对于一首好诗而言,押不押韵好像并不是最主要的。+ v1 _# d4 s  H1 }
      原创文学版块的目的是普及群众性文化写作,不是高手们论剑的舞台,它的意义在于鼓励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写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这个目的前提下,希望大家能以培养初学者,提高初学者的写作水平这个方向发言。( M& a# s- X8 k" D* I& ]
      这个版块要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人把自己的作品发上来,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但是应当是在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前提下。
发表于 2011-6-24 10: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 _2 M& N; B1 R- O
这种争论确实可以休了!. o8 P/ X- u; P, ?- q
形式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并非我要和人争论这些,我的认识在前面已讲过,以我的理解认为诗歌以押韵为好,也并没有一味反对不押韵,更不可能写篇弘论和人争长短;我只是迷惑有些写作的手法和用词,当然各人也有各人的认识,一些常识性问题只有自己去体会。好与不好,大家慢慢体会,自己说了不算。总而言之诗作这种东西,不可裁剪成“皇帝的新衣”。
& q) ?; w$ H5 t" R- E进入论坛,诗文只为转换大脑,我是工人不是文人,文学水平仅处于小学,假以时日进入中学也并非不可能。以我工科出身一年的业余诗歌爱好,不可能给人做教师爷,其他没有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也无意和人争长短。
- k6 N7 H' i! w; V' R% [不管怎么说,大家还是要积极创作和在论坛发帖,活跃论坛,不要由于争论而却步,自己认为对的,符合自己爱好的形式尽管坚持,人不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8 @7 ?& L, X6 Z* H我始终认为,水平有高低,资历有长短,但只要坚持,总会有进步。
2 c4 ]  k; n- P( v9 i0 o. D% {% _! P* p& G祝论坛越来越兴旺!
" R) L& m  B- F/ K$ t2 z7 z3 |9 H9 w. j2 g; q( U
发表于 2011-6-24 12: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关山夜月 于 2011-6-26 07:32 编辑 % `, _% Q7 p7 r# U& W0 J- C

  @" _- p) A, c+ f3 d# C9 o( r本来不想回帖,但想想还是最后一次罗嗦下吧。, O1 X& u( W; a9 a# `( Q* A
首先需要说明几个问题。/ E' a8 e  H( p% R' N# p
老顽童语:“指责那些人不懂诗,没搞懂诗的本质,有些人不属于诗等等,这就没意思了。试问搞懂诗的又有几人,就算搞懂了,写不出好诗又有什么用?”7 ?$ {7 p, x2 C1 J* h5 w
1、关于指责那些人不懂诗、没搞懂诗的本质之语。3 O. P9 q) I* B, Q; s
其实也算不上指责,就当要理解为指责,也要分析下。诚然,不懂诗者多了。喜欢读诗写诗者,不见得人人要懂诗,只要喜欢就行。但你要 评诗、论诗,你就得懂诗,起码得懂一点基本的常识和理论,否则,你用何去评?若不懂,你尽可凭你自己的喜好、感受去说某首诗、某句话好或者不好,但最好别做字句或技法上的讨论和点评,要做这样的讨论,就还是得有点基本的了解。老顽童觉得此话可有道理?7 f* d+ Y1 M$ F7 }
2、关于有些人不属于诗等。
* L. B/ J- n3 r  [# `, \1 n5 f: u* S曾在帖子中说过,这里有些人并不属于诗,并没有鄙视谁的意思。看到的人可能多心了,包括老顽童。每个人都可以喜欢诗、读诗,甚至写诗。但是,弄文字的人可能都知道,每个写作者都是有自己的禀赋的,有的人擅长于写诗,有的人擅长于写小说,有的人擅长于写散文,任何文体都能融会贯通的人有,但太少。所以,有些文坛大家散文、小说 写的很好,甚至登峰造极,但也不一定能写诗;有些诗人创作水品也许可以至于顶峰,但他无法写出一篇像样的小说。高水平的作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公文,就像公文高手写不出一篇豆腐块一样。大多数人都喜欢写诗,也许大家认为诗歌好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诗歌和散文、小说等等一样,严格来说,没有好写难写之分,看你的文字感觉和禀赋适合写那种。诗歌虽然短小,要写好也相当难。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来说这个道理吧,诗歌就好像文学家族的轻骑兵,轻骑兵和步兵、炮兵等等的作用一样重要,只是职责特点不同罢了。再说,既然是轻骑兵,就应该需要会骑马的人去。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成为骑手的。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这里小说、散文、诗歌都有发帖,为什么独独只有诗歌引起了争论?这就充分说明了诗歌是有特质的,只属于适合诗歌的人。有一句俗话,说诗人都是疯子,这是一个贬义的说法。其正确的、正面的含义应该是:诗歌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是有别与散文、小说等大众化特色更为明显的文学形式的,需要有属于是诗的体验、感受和思维方式。所以,说有些人并不属于诗,只是说明一个现实而已。没有轻视谁的意思。如果要把这个理解为“没有意思”的攻击语,思维就有点窄了。
8 W. o: T) m$ f" w' u5 G: f3、关于“ 原创文学版块的目的是普及群众性文化写作,不是高手们论剑的舞台,”,我不是高手,也没有想要论剑(当然,我没确定说老顽童就在说我,只是假设罢),只是,既然这里是想普及群众性文化写作、想鼓励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写作、提高初学者水平的,恰好自认为有点有用的心得,而且自觉这点心得并不错误,就想说出来,初衷是不想让一些不妥当的言论和观点把初学者引偏了,如此而已。试想,此处 非华山高峰,何来论剑雅兴?' E, h% p1 f  [; Q- f- b
4、诗,人 人可以读,人人可以写,人人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去喜欢或不喜欢一首诗,可以互相欣赏或者互不欣赏。可以说出自己的喜欢或不喜欢。但是,切忌不要出现一些很不妥当的攻击性用语。尤其在评析一首诗时(评析诗歌和表达对一首诗的喜好是两回事)要出言谨慎。有些诗句,自己理解了,更好,不理解了,也别忙着去否定或者做出不恰当的语句表示。你自己不理解,不等于别人不理解,自己不能理解的,不一定是不好的。有时候,轻率下结论,反应的恰恰是自己的短板和缺陷。此话并不针对某一个人,观点而已。
& b' |! M" b# j( }5、我们在这里说这些的时候,应该认识到一点,其实,创作实践中不需要考虑这些所谓的理论和技法的。理论和技法那是课堂上老师的事情和评论家的职责,创作只是对自己生活体验和精神体验的一种反映,为诗为文者只需要用自己喜欢的、合适的、需要的方式反映出来就行。陇县有一些很有希望的文学新人,送他们一句话,文学创作,一定要做到手低眼高。对一个成长中的作者来说,手可以低,眼一定要高,这样你才有上升的空间和可能。
/ B& g! s3 N, P0 t; C( v6、通过这几天的参与讨论,感觉陇县缺乏一个理想的学术讨论环境。诚如老顽童所说,这里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广场,大家都是来散步休闲的。娱乐就行。然而,这样的氛围娱乐可以,对推进全县的文学创作就不利了。目前,陇县的几个稍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各自行走,作着独行侠,窃以为当与这有关(算是因素之一吧),虽然说文学创作是纯粹的个体劳动行为,但作为推动一个地区的整体创作来说,在大环境下的讨论、促进还是必要的。当然,这已经是属于另一个层面的话题了。于这个论坛无关。算是说多了! @( ]" G$ N( |
7、最后要啰嗦的,是关于逍遥浪的一句诗。/ N& `1 ], A' {; u+ t& i7 L
前几天,逍遥浪在《夏日小语》中写了一句诗“几只燕子/滑稽的喔喔啼鸣' ”,北山人老兄对“燕子喔喔啼鸣”提出了批评,逍遥浪也做出了解释,说这是“新诗人的写法”。
* o# L, O2 v5 \! x0 Y北山人是对的。逍遥狼也是对的。
# J/ h/ d1 e9 r1 o5 b  m! J逍遥狼的意思,这句话的是说,早晨起来,鸡还没有啼鸣,太阳还未出来,一切都很寂静,这时候,人在睡眼朦胧中,只听见梁上的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很响亮,他就想象,这燕子的叫声比鸡鸣还要响亮,他意识中甚至感觉(当然,这已经是他在写诗时候的意识了)燕子的唧唧声就像公鸡的喔喔生一样在催人起床,却没有公鸡的那般响亮清脆,因此,他就把燕子的声音描写成了”喔喔啼鸣“,又因为没有公鸡那边清脆,所以就加了”滑稽“两字。+ b& A- o9 P+ A1 k; ?5 x0 |+ j
这是我作为诗歌赏析者的身份去这样解剖这句诗,也许,并不符合逍遥浪的想法。我做这个解释,只想说明逍遥浪想说出却没说明白的一点,逍遥浪说这是新诗人的写法,到底是什么写法?这里就牵扯到一个词语:”通感“。* n& ^! O1 L3 D4 r
对于”通感“的简单解释,我日前已有帖子,不做赘述。在通感的概念下,风可以被当做有形的东西装进兜里,阳光可以像草莓一样是甜的,花香是可以像种子一样被种在地里的。。。。通感在新诗创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读诗评诗的人,都必须注意到这一点。通感在古诗创作中也有运用,但被诗人普遍运用和被论者认真关注起来,却是在新诗创作之中。用通感的手法去解释逍遥浪的说法和思维,就是行得通的了。
% ?$ }8 Q8 K8 l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肯定逍遥浪的这句诗。我前边说了,北山人是对的。逍遥浪虽然是以通感的手法创作这句诗的,但是,运用的并不恰当。通感虽然可以跨感觉、跨时间、跨体系、跨空间,具有极强的跳跃性,但必须自然、贴切,也就是要呵护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自然贴切“。逍遥浪的句子显的有点突兀、生硬、做作,雕琢的痕迹很重,甚至给人不真实、乃至描写错误的的感觉。所以北山人老兄毫不客气的提出了批评。所以,这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通感的合理运用问题。
8 m7 P4 q4 ]' b同样的,将“采撷花香和温暖  把它们酿成阳光、甘露    或种子”这样的句子放在通感的语境下解释,我想,应该就没有什么不可能。9 u9 z' p! g. F- v, g. {
; F% _4 U1 F! A0 P. K
再带一句伊妹的诗歌。在《空屋子》中,逍遥狼对”公公去世一年多,我的婆婆也去世了”“这句话提出了趋于直白的批评,逍遥浪可能是客气才这样说,否则他就会说”这就是分行的记叙文“了(哈哈,开狼一个玩笑吧)。其实,这是伊妹对诗意营造的不够。就”公公去世一年多,我的婆婆也去世了”“这样的句式,本身并不存在太大问题,这样的句式在当前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比比皆是。但怎样使别人不觉得这句话直白呢?就得注意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营造诗意,形成句子的张力。举个例子吧。
! [4 Q: n3 m( u9 k! z
5 O% B' c: p/ [公公去世一年多  s  t0 D+ p5 F4 D. f! j
我的婆婆也去世了0 j0 t- T2 {& n: `
无论阴间 阳间
, `8 d6 s& R" S+ Z4 t$ g他们都不愿让对方 独自行走
  A% u- ^  g; r# S' l7 G" M. t6 D9 s" R6 c% `
窃以为,这样的一变,读者的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后两句,关注的重心不在这两句话上了,也就不会感觉出直白等。同样,短短的两句话,也许可以让我们想起公公婆婆相濡以沫的长长的一生,想起他们几十年的恩爱。这间屋子,融进的不仅是我们的一千个日日夜夜,更有公公婆婆一辈子的日日夜夜。用最少的话,引起读者最多的联想。这就是诗歌创作中营造诗意诗味的常用手法之一。不知伊妹认为如何?/ x9 D, y( P) v/ x, J" c
当然,要申明的是,我举这样的例子,并非说这首诗就该这样改。只是想通过一个途径,说明我的意思而已。: `) V' `4 O2 e; P& |; @& r9 T
一不小心罗嗦了这么多。也不知高低的说了一些”指点性“的话。年轻一点的愿意称呼的,可以叫我老师。但我可没做教师爷的意思,给大家说一下啊,哈哈!
: |/ A- \0 m5 k) v( m$ O4 U就此打住。告别!
发表于 2011-6-24 13: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逍遥狼 于 2011-6-24 13:37 编辑
9 I+ b* U1 l$ ]% Z
关山夜月 发表于 2011-6-24 12:55 $ }6 J9 ?9 {5 ?7 e; g0 i8 {; }
本来不想回帖,但想想还是最后一次罗嗦下吧。
7 V# N! y) t; k4 f/ _首先需要说明几个问题。
4 l2 Y5 i' h0 c- \老顽童语:“指责那些人不懂诗,没 ...

6 E# P  W4 @. J5 H' \% ^
. S4 j3 t+ R, W哈哈,好,很好,好文采。但你不该批评老顽童,他是好意。也没辜负了北山人,他是我们的老师。你的议论很精彩透彻,请你常在家乡论坛走走,热烈欢迎你。

点评

呵呵 ,楼上没批评我,他这样的回帖很得体  发表于 2011-6-24 18:53
发表于 2011-6-24 13: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楼主不该发这个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回楼上,发这个帖子,是希望从现在开始创建一个建立在友好,热烈,互相学习的基础上的讨论语言环境.& C. g1 |. [+ h% ^1 F+ x
对这我而言,发这个帖子是一个痛苦的决定.
发表于 2011-6-25 13: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老顽童这个发帖很有必要,关老师的经典回帖很喜欢看。说的很有水平很客观,希望关老师还是经常来论坛。我们都喜欢看你的评论也希望你多发些大作那是陇洲在线的福,我们的幸。
发表于 2011-6-26 22: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事业的兴旺,离不开百家争鸣;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当然,争鸣过程要注意言语方式,尽量不要伤人。万一有人不留心伤了人,如果属于对事不对人的“皮外伤”,还请受伤者包容一些。祝共同进步!; {0 ]' ~+ X5 F5 _
本人致歉:有一关于诗的回贴言语有些直接,冲撞之处,还请海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非常同意楼上的看法,我们一起努力吧
发表于 2011-6-30 15: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很好,还事委婉些好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4 09:41 , Processed in 0.0631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