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3|回复: 5

小小说作家张格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4 18: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逍遥狼 于 2009-3-4 18:41 编辑 % a/ Z# L  N) A* Y6 {8 O

6 g0 o6 Y/ I# V0 [' Z5 @0 M4 l张格娟,一只雪地觅食的麻雀,看见一粒秕谷子都能感动好久。羸弱的巨蟹座女子,于蛇年马月生于陕西陇县,天性喜好舞文弄墨,一心从文,阴差阳错与文字失之交臂,只好认命,在一个小企业里苟且偷生。业余常信手涂鸦,无奈才疏学浅,偶有“豆腐块”在报纸杂志露脸。; l0 j3 |9 e' s* {5 t  r# V7 O
现为宝鸡市作协理事,郑州小小说学会会员,曾在《百花园》《北京法制晚报》《短小说》《作家天地》《文艺生活》《新课程语文导报》《周末文汇感悟》《杂文选刊》《特别文摘》《小小说月刊》《中国铁路文艺》《自学考试报》《古今故事报》《经典故事报》《百花故事》《百家故事》发表小说故事等文章百余篇。其中小小说《补丁》入选《时文选粹》《请到我网上的温馨小屋来》等丛书。4 I' {2 E1 L3 {

1 ?% g4 j0 }. ^. ?) [) q( Y9 h
                                     我不是文人
4 u& b! F5 b$ v, `& R- C6 D                                       文/张格娟- N, r+ k, r5 z( X: j4 {5 e
  _, w  M+ @0 @' b
    和朋友闲聊,她在电话里说:“你们文人架子好大啊!”我一改往日斯文回她:“不要说我是文人,文人是个屁。”虽然偏激了些,但却实实在在倒出了一腔无奈和无法言说的苦衷。茫茫社会中,文人只是自我陶醉在自己的那方天地中,谁又能把文人当一回事呢?& r% t- f- f! R8 D1 N$ C6 l
" A# m1 U% E; h- S/ E
    文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从事着繁重却无法改变的工作,他们满怀期待着能够用自己微弱的笔,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生活总是现实的,他们不容许文人那不切实行的幻想。
3 b! J. A, J5 n3 R$ T( U9 @
' d! D5 W: Y0 Q& W6 `    文人可能白天在工厂的车间里,满身油污地和螺丝帽、车床打交道,带着满身疲惫和一身臭汗,却心有余悸地做着自己的梦。他们也可能白天挥动着镰刀,去田间地头收获着微薄的庄稼;也可能他们是那群民工中的一员,要扛百八十斤重的麻袋。总之,他们都是那些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却总忘不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丝丝缕缕的情愫在萌动。他们忘记了白天的劳碌奔波,又一次走进自己的梦中,用笔记下那一腔无处发泄的感情。! M" Z; {/ x2 K6 I9 `
" ]6 I6 J9 F# s1 D
     文人笔下的生活和现实总是那么格格不入,文人理想的境界和生活总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文人苦闷,现实一次次打击着文人的自信,生活一次次磨砺着文人敏感的内心。久而久之,文人把自己像一个套中人那样,包裹得严严实实,他不想让更多的人看穿自己。在旁观者的眼中,文人是那种狂妄自大的人,其实不然,他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和现实生活斗争。他们和现实拉开了一段距离,和别人拉开一段距离,只是为了自己的内心,而并非他们架子大,他们凭什么架子大,凭什么狂妄?
9 B: H, B" ~8 `* u+ E: o2 c
& w: s- x7 s6 o! ]( x   纵观文坛,自古到今,文人多是生活穷酸和潦倒的,好多人是死后才被后人学习和理解,那是几千年之后,人们才记起,曾有这么一群为了抒怀的文人。现如今,有文友说路遥是挣死累死的,我赞同这种观点,生活如果不是那么清苦,他如果不是那么艰难困苦,他何苦不去将自己的身体养好,再去慢慢地写作?为什么总是一把青菜煮挂面呢?现如今,就目前我所能够知道的范围,好多文人为了写作,失去家,失去工作的大有人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W( _# P7 ~: A) r5 n
/ h* Y) m$ o$ D7 ]7 [
    可能有人会不屑我的观点,我只是表达了一种现状。这群文人不能和那些“御用”文人相比,“御用”文人有着财政供养,他们只需要看好领导的眼色,只需要写那些歌功颂德的文章就行,只要领导满意,他们就可以喝茶看报纸了。而文人每天都得辛苦地劳作,他们要用自己的笔,写下一两行文字,像嫁女儿一样,把他们交给编辑,满心期待能够得到他们亲睐,看看能不能换来一口可能裹腹的米米,他们的愿望很小,小到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意义?( ], i8 U+ [- {4 @

  c5 m+ c* v. G" _! A- i; v     胡言乱语了一阵,只想庆幸地说一句:幸好我不是文人!) E- h, ?$ _# |: x3 ^* U* f& o
# W, R- N. A  `

1 u- u% v* ^- Z" i5 J  d5 @  H
" e1 a8 O- f7 h0 O                               一双让心灵颤栗的手) b5 A  X9 Q& W  |
# H0 ~( Q8 w5 k! `1 F
                       ——评张格娟小小说作品《水莲的手》
$ E0 v3 d7 q  i* v* g. E

  L  I* w% B! A3 Q; o" K, M% W7 _: \8 V3 ?7 M+ q/ o! d
《水莲的手》无疑是张格娟最为成功的小小说作品之一。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双美丽的女性的手,读来让人心灵为之颤栗。5 b& K, [. p5 m% ?. T. S: P8 n

' o* J6 j% b! }& q9 J' K6 E6 o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这篇小说的第一个成功之处,是优美的语言描写。小说的题目是《水莲的手》。作者就紧紧围绕这双手。在语言文字上作文章。作者这样来写水莲的手:“......像从黑鸟槽里飞起了雪白的鸽子,扑楞楞地飞到这个碗里,然后慢慢地落下,又一下腾空而起,扑楞楞地飞到下一个碗里”,在汉子们眼里,“水莲是一朵恬静的莲花,白白净净的”,有着“嫩藕一样的手,像葱白一样的胳膊”,择菜的时候, “她鲜嫩的手指在绿菜叶上翻飞。忽上忽下,真好看。”。这哪里是一双属于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的乡下妇女的手啊,甚至,这就不是一双手,在格娟笔下,水莲的手就是一只灵动的洁白的鸽子,在工地上民工们的眼里心里扑楞楞展翅飞翔。在民工们眼里,这双手不但是美丽的,更是圣洁的。他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爱戴这双手,欣赏这双手,没有一点亵渎的意思。“水莲是一朵恬静的莲花,白白净净的,谁也不能去触碰她。”同样是工地上的饭,只要是水莲作的,即使“盐搁得多了”、“醋放得淡了”也是“一个字‘香’,二个字‘很香’”,吃饭的时候,也是“悄悄地端起一碗饭”,“怕惊扰了这只鸽子”。是的,这就是属于水莲的手,属于像水莲一样“水灵灵的”千万个亲人一样勤劳、善良、纯洁、美丽的农村妇女的手。
0 N- b; u( O9 e  [! ?) k( ?0 _  \
; |7 I- _: _# ~文章是用水莲和范小健的不伦之爱来结构故事情节的,但文章的着眼点并不在这里,他只是给文章提供了一个转折点。范小健“清清瘦瘦”的外表和大学生这个“文化人”的身份,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水莲并不是一个吃饱了饭就能随遇而安过日子的普通妇女,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和追求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女人。这就为后边水莲能做出挥刀断臂的惊人之举埋下了一个伏笔。
& a/ W* z; C8 M0 w: R* ~' w9 f6 h& ^% `5 T5 A. N
小说的第二个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结局。水莲为了民工们的工钱而自愿委身于猥琐的工头,并毅然挥刀斩断了像鸽子一样洁白美丽的双手——读到这里,我们的心灵也不禁为之而震撼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女子,为了他人能够做出挥刀断臂之举,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至此,作品完成了对水莲这个人物形象的最终塑造。如果说前边对手的刻意描写是对人物一种表象美的塑造的话,那么现在的断手之举就是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内在美的塑造了。“断臂维纳斯”是作者对水莲这个人物最终最高的评价。) U$ U# k# |* Y0 P
* q$ E0 X; s, O
鲁迅说过:“悲剧之美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缺一条胳膊的维纳斯被作为美的象征。断手之前的水莲是美的:断手之后的水莲更是美的,那是一种人性美的升华。4 x# f3 `. ]1 W+ c: z

- h2 h, [' ~4 P& O. X- i- h; H我一直认为,《水莲的手》是格娟除《你看你看南瓜的脸》之外最重要最成功的作品。遗憾的是《水莲的手》并没引起太多评论家的关注,被转载的也不多。“关注民生”是格娟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位农村出身的姑娘一直在用她的笔触描写着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草根民工的生活。可以说,民工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命题。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中国经济的建设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也遇到了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困扰整个社会的困境和难题。《水莲的手》缺乏理论家的关注也许与这个话题的敏感性有关。但我始终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小小说作品。不仅仅因为它是对一种人性美的记录。更因为是对这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特殊群体的独特视角的记录。
发表于 2009-3-4 19: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弱弱的说一句,不看楼主的帖,还不知道咱县上还有这等人才!( c1 x, j, T# b" [) P
我是还见识少啊!
发表于 2009-3-4 1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希望她能写出更多的作品!
发表于 2009-3-4 19: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我看过她在杂文选刊上发的文章,,,,,,不错,,,,,,据说是在种子公司工作...
发表于 2009-3-4 1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现如今,有文友说路遥是挣死累死的,我赞同这种观点,生活如果不是那么清苦,他如果不是那么艰难困苦,他何苦不去将自己的身体养好,再去慢慢地写作?为什么总是一把青菜煮挂面呢?现如今,就目前我所能够知道的范围,好多文人为了写作,失去家,失去工作的大有人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 N- K+ h) H' l2 U- m8 G- T! {+ \2 A& M) _8 ~
8 v& g. h: C, P* F' a3 \% Y5 ]2 q
我看过路遥不少的文章,上次,路过路遥老家,我还去看望了两位老人。。。。有空单独写成帖子再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8: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她又有新作发表了6 [% j8 @3 Z" `

' `9 c8 P& i5 A% K* u4 r8 c8 {9 Q: t# thttp://blog.sina.com.cn/u/12501521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1 02:16 , Processed in 0.0520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