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2|回复: 6

少时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3 22: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dan 于 2011-2-13 12:45 编辑
* s9 q8 ^# c- p5 D1 M( @0 Q; ~0 l) a% d6 X
       少时的记忆,不光留在大脑里,也留在身体上。
       冬至那几天突然觉得耳朵痒,用手一摸,才发现耳朵冻伤了,变得肿胀起来,这到变成了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特别是到顺德已二十多年,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也说明今冬是我来顺德后最冷的一个冬天。
       耳朵的冻伤勾起了我的诸多回忆。
       冻伤这东西,一年冻伤,以后年年容易冻伤。
       少年时生活在陇县农村,同许许多多个农村家庭一样,处在哪个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家庭孩子多的年代,所经受的苦和难是多方面的。
       我记忆中,特别是文革开始后六九年到七三年那段时间,更显艰辛,由于文革停产闹革命,工人不生产,学生学习用的作业本、纸张都在供销社买不到,其他物质也一样的匮乏。
       那个年代,农村辛苦一年的收入有限,吃穿用一切都要精打细算,没有钱,即使有钱也买不着东西,因为一切物质都是计划分配的,一个人几尺布票,几两棉票都是按照人头来发的,一个人一年的布票做不了一件新衣服,能保证四季穿上衣服就已经不错了。
       父母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母亲还要做一日三餐的饭,孩子穿的衣服鞋帽都要靠母亲晚上熬夜一针一线来缝制,可以想见那时的农村妇女是多么的艰辛。就拿冬天的保暖来说,能穿上棉衣棉裤就已经不错了,更别奢望有棉鞋穿,棉帽和棉手套戴,个别能有的同学,特别是能有带人造毛或皮帽的同学,那已使人非常的羡慕。
       我的母亲为了我们能穿暖,将亲戚家不用的棉票收集起来,从供销社买回棉花,晚上纺线,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再上浆,挂机织布,染色,所以我从小学到初中,基本是穿母亲织的土布做的棉衣裤,虽然羡慕别的同学穿的咔叽布棉衣,但能穿着暖和合体的棉衣裤自己也已经很高兴了,所以我格外爱惜身上穿的衣服和脚上的鞋,所以母亲总夸奖我不费衣服鞋子。
       那时候大多数学生的手脚和耳朵有冻伤。
       我的小学到初中(68-75年,春季班,中间休学一年)是在梨林川的槐芽庵学校上的学,学校是平房,每年过冬时每个学生缴纳一定的取暖费到班级,然后由老师带领同学到东风煤矿买煤用架子车拉回学校,再掺上一定量的土做成煤块,教室盘四个土炉子生火取暖,每天轮流安排几个同学早起到教室生火,待同学们都来时火必须旺起来。秋季排座位时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坐在火炉旁。还有就是自己做的小火罐炉子,上学前在家生起来,手提着到学校,放在自己脚下取暖。
       我小时候的耳朵手脚总是冻伤的,也就是每到冬天手脚耳朵总是肿胀的,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七二年的冬天,那年有次从学校赶回家吃饭,一路小跑,突然间跌倒,被一截树枝戳破了脚面,本来脚就冻肿了,这下更惨,脚肿的更厉害了,伤口在寒冷的天气下根本无法愈合,还流起了脓,走路是钻心的痛。记得那年小学(五年制)毕业,突然间抓起了教育质量,毕业生全县统考,东风公社集中到东风小学考试(这次我得了全公社总分第二数学第一名),从家里到东风十多里地,去时尚好,疼痛还过的去,考试完后回家,大家为了走近路没有走川道,而是翻梁往家赶,初时大家还就就我,同我一起走,后来大家饥肠辘辘急着回家吃饭,都先走了,我一个在路上慢慢往前挪动,特别的孤单。母亲知道我脚受伤走不冻,安排我弟弟和堂弟拉着架子车去接我,结果我随同学翻了梁,没有走川道,也就没有接到。待我回到家时,整个人都要瘫痪了。这次经历,终生难忘。
       第二年,母亲早早的为我缝制了棉鞋,从此到高中毕业,母亲一直为我缝制棉鞋,我穿着母亲做的棉鞋,再也没有冻过脚。感觉七五年以后,物质供应比六九到七三年好了许多。
       虽然大学毕业后曾在东北工作过几年,由于穿戴暖和,却没有冻伤过。
       这就是我少时的关于冻伤的记忆,不光留在脑海里,也留在身上,那些冻伤的疤痕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
       在论坛看到家乡的小学安装了集中供暖,感叹现在的小学生真比我们以前不知享受多少,真是幸福,这也是时代的进步结果,祝福孩子们。
0 I: s# H. }& W& s, V
201123日星期四(大年初一)晚
后记:今年竟然把耳朵能冻肿是我没有想到的,现在耳朵的肿胀还没有恢复。前几天就想写篇有关的短文,由于节前公事繁忙,今天休息,晚上就记录一下少时冻伤的记忆。
发表于 2011-2-4 1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座个沙发看!
发表于 2011-2-13 02: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读来亲切。
发表于 2011-2-14 1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有心人,支持你

点评

朴实、感人、真切  发表于 2011-2-14 20:42
发表于 2011-2-14 2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支持‘少时的记忆、写得很好!!!!!!!!!
发表于 2011-2-14 2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支持‘少时的记忆、写得很好!!!!!!!!!
发表于 2011-2-14 2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往事沥沥在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10 02:24 , Processed in 0.0777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