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3|回复: 9

(小说)狼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7 06: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狼剩; g$ ]) }, W( r2 o! s9 H. a% S
                                                                                                                                       
$ y" ]9 u" d7 l/ d3 G6 I" B0 o$ y0 [& n, ]( C
        陇山里有个许三娃,人却不呼其名,都叫他狼剩。5 D7 G7 |+ }. B! W
        为什么叫狼剩呢?因他从小被狼叼去过三次,但都奇迹般的死里逃生了,是狼口中剩下的饭,所以落了这个名子。0 g# {0 h6 W, n' e
狼剩的老家是甘肃庄浪人,一岁的时候,他娘死了。死了娘的狼剩就跟着他的大过日子,他的大走到那儿,就把他绑到自己的背上背到那儿。
0 c2 B, X& D: z1 p' u那一年他大到陕西赶场割麦子,走到陕甘交界的霞花沟时,天黑了。他的大因为背着个他,走得慢,渐渐地和大队人马拉开了距离。结果来了一群狼,足有十多只。狼们看见了他和他的大,便兵临城下似地把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他的大一看没有办法脱身,便想了个招儿,把他从身上解下来,放到地上说:“吃了他吧,放我过去。”眼见三娃就要葬身狼腹之时,突然路上又来了一拨麦客。麦客们连喊带叫,狼们夺路而去。这是三娃第一次从狼的口中剩了下来。% w& B* i- u; w& D1 \- c
第二次也很惊险,那是他和他的大落脚到大谭湾村以后的事了,那年,他6 l1 P+ ^& e7 h/ Y" ]5 I
三岁。三岁的三娃个子还很小很小,只比个羊羔儿略大一些。一天后晌,他正
4 T, I. K8 r7 z5 ^3 G0 x2 q在和几个娃伙在村子里玩,突然从沟里窜上了一只狼。那狼一口咬住了三娃的脖子,便把他叼走了。看来这一次他是在劫难逃,却不想被村中的几条狗发现了。狗们也很英勇,拨腿便追,硬是叫他狼口脱险了,但脖子上却留下了一道疤。 9 o0 x" x% q' }% b
     但噩运并未从此结束,到了他六岁那年,他第三次落入狼口。这年,三娃六岁。当时,一只很大很大的狼窜到了村里,一口噙住了三娃的一条腿,三娃一疼,顺手抱住狼的腰。这样,狼跑起来就更方便了。这一回,村里的两只狗在交配,正快乐得找不着北,哪里还顾得上一个小小孩子?狼就很轻快地吊着狼剩跑远了。狼吊着三娃跑了一阵,就慢了下来。六岁的三娃已经懂点事了,他心里明白,这时狼要是放他下来,一换口,咬断他的脖子,那就完了。于是,他就开始考虑脱身之计。正考虑着,忽然看见眼前有两个圆圆肉肉的东西晃来晃去的,还不时地碰在他的嘴上。狼剩抽鼻子一闻,还臭哄哄的。原来,狼咬着的是他的一只腿,他抱的是狼的腰,恰好脸儿对着狼的胯下。他想了一下,断定那只狼是个公狼。三娃他见过狗蛋,也是这个样子,没有错,便不假思索,狠命把狼的蛋咬了一口。那狼正跑着,忽觉胯下剧痛,不知这娃儿有什么神通,竟然开始攻击它命根子。狼剧痛难忍,心里一慌,丢下他跑了。
. H2 [% q; V1 A从此,三娃就没有人叫了,都叫他狼剩。狼剩也从此成了一个人物,人见了他都要说他一句:大难不死,狼口剩饭,这娃必有后福。" @9 q6 Y% P7 y8 U0 C2 Z
  {/ Z1 A& }1 W# n$ `
大谭湾总共七八家人,主要姓谭,后来又有了姓许的姓杨的姓高的姓封的。谭家是这庄里的老户,树大根深,人口十之八九,在庄里自然是占了一些上风的。最关键的是谭老大谭朝凤是大队多年的支书,谭老二谭朝龙是队里多年的队长,都是些精得能给虼蚤戴笼嘴的人物。这就使谭氏家族,有了些飞扬跋扈的气势。就说一件事吧,谭家虽然有的地多,有的还雇了长工,但民主改革土地革命的时候,竟没有一人被定为地主富农,有的还入了党。其他家就差着劲了,杨家给谭家割麦打短工,高家给谭家做长工,封家给谭家做了放羊工。谭家看不上这三家人,把他们叫做“羊羔疯”。说到许家,那更是短工长工分不清,碰见啥活干啥活。解放后,大家政治上是平等了,但在生活的许多领域里,外姓人总还是有一些气短,里里外外干什么都得让着谭家。许家的地位更低,比如狼剩就从来没有被人唤过名子,都叫他狼剩。时间长了,外边的人还都以为他姓郎呢!
/ N# R3 h- F) }( I8 Y; A9 `2 l
% m- J9 n1 |+ D3 P' a9 x* e; p; z必有后福的狼剩后来果然是有福。' G- B; _  Z9 ?+ t# Y* `- o
狼剩父子二人是解放的前二年来到了大谭湾的。
1 M2 k/ U( H9 w- V他们开始的时候没有地种,就央求到谭家门上。正好谭家在梨树湾有一处闲地,约有四分大,是谭朝凤谭朝龙的大给他自己置的坟地。地里料僵石成堆,连铁杆蒿子都长不高,简直就是块不毛之地。
! Z- J0 n* w* R; K. R狼剩的大,身板子长得好,有力气,扛装子时,肩上扛个百八的,胳肢窝还能夹个百二的。狼剩的大不仅力气大,犁耧锄耙镢头锨,喂马放羊赶大车,无一样不是他手上的本事。6 f* \! }' v6 {$ C/ `9 t6 l) ?
谭家人看上了他的本事,见他求上门来,就想方设法留住他,把那块闲地租给他让他去种。老许忙时在那四分地里给自己挣口粮,闲来便给东谭家西谭家大谭家小谭家这家那家做些粗活,打打柴,挑挑水,陕甘两省出出进进,驮些煤子,倒些瓷货。
) R2 c- \7 l9 i, z解放后,土地改革开始了。. l; X% f+ k+ |* Q' ]$ n* S9 g
县上派下来一个干部,人称老田。老田立场坚定,阵线分明,一进村就住进了老许家。) h) ^, d( e" c
狼剩的大是个头顶上一敲,脚步底下就响的灵醒人,登时受宠若惊,知道靠山来了,便生着法儿让老田吃好喝好住好。' J8 c4 Q& a+ [
老谭家这时也知道要土改了,便打算先收回那四分地,他们可不愿意让人家把他家的坟地也分了去。2 @+ z1 \; j, {8 H+ f2 y
但为这四分地,谭家人多口杂,众说纷纷。有的说坟地是给先人留的,自然要收回来。有的说,讲究这些迷信干啥,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难道非要埋到那块地里?再说了,那块地也叫地么?: K9 o1 V8 `, N3 f2 `4 N
因为有分岐,谭朝凤的大就请了个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姓贾,人称贾一仙,据说是大清国贾家之后,学富五车,料事极准。贾一仙对工作很负责任,受人之托,便后脚步赶前脚,“腾腾腾”将前山后梁左谷右水都一一踏遍。& i- L6 s3 c# u
那夜,贾一仙勘探回来,开口道:“大凡风水宝地,一是藏风,二是聚气,三是得水。这块闲地虽然不毛,却处在顶梁之肩,怀在群山之中,左右为丘,面对谷溪,正所谓‘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葬书》上写的明白,是‘藏风聚气得水’的理想之地。也就是说,它北面有蜿蜒而来的群山峻岭,南面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众山环抱,重重护卫,中间部分地势宽敞,且有屈曲之流水环绕。三面环山,水口紧缩,中间微凹,山水相伴,可使后代有福有禄有寿,子孙绵延,永世不竭。”
1 `8 t/ v2 P5 q& G! k  r8 n1 `4 c谭家人听得贾一仙如此说来,才知道当时老人家为什么要置这块地,这才拿定了主意,要收回那块地。6 }% l5 K* {+ v8 C5 }
但一切都晚了。
8 Z( f  X3 e% o& O) V& J" b/ y% Z3 F) T
* E/ I* _3 k% @0 q. [! ^8 C( ?6 b(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0-6-27 12: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石头 于 2010-6-27 12:35 编辑
, i% q: f5 f- S( d: o
+ J) L' M) X! v, `! @6 W* M8 u不错,陇县乡土味很浓,说明您对陇县有着深情厚谊。在30多年后的今天,往事您还记忆犹新,对部分方言引用的实在,恰当。像他大(指父亲)、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难道非要埋到那块地里?地里料僵石成堆,连铁杆蒿子都长不高,虼蚤戴笼嘴扛装子、便后脚步赶前脚,“腾腾腾”将前山后梁左谷右水都一一踏遍,驮些煤子,倒些瓷货等等词句,塑造了一个活省省的陇县人的形象!!西安知青感谢您!!欢迎您常回家看看。问候。
! l+ F' v, e7 }! {5 I
发表于 2010-6-27 12: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等待续集.....................!!!
发表于 2010-6-27 1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哈哈,老师又发大作了,好,欣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5: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接前)
! s5 |/ H/ C+ R俗话说好:没有不透风的墙。3 B* w+ W+ {  {
当谭朝凤谭朝龙拿着租约来到老许家时,老田接了过来,一把就把那租约撕毁了,而且还声色俱厉地对二谭道:“怎么,还搞封建迷信?还搞旧社会那一套?”9 h* d* R7 o5 a
只一句话,谭家兄弟便不言语了。那时,谭家两兄弟正在追求进步靠拢组织,岂敢得罪老田。! W, ?2 v; U/ U
谭家老二谭朝龙不是省油的灯,他出了老许家的门就指责兄长道:“哥,你咋是个松囊鬼些!一见老田,连话都不会说咧。”) E! N9 [5 N. [. J+ v9 o
谭朝凤心眼十足,人称墙缝里的蝎子——蜇人不显身。他斜剌剌地看了一眼弟弟,操着一口慢吞吞的嘎儿嘎儿的鸭子腔道:“朝龙,你叫唤啥呢!我给你实说,来了我都后悔得不象啥了!常言说:丈亩不抢寸土之长,论事不争一时得失,凡事都得往远里看。”
8 i) X' R' m% g% _5 I谭朝龙道:“我不明白,你给我往清楚里说。”5 o* M5 p- ^# J# S$ K6 v
谭朝凤道:“日后这天下就是共产党的天下,只有顺乎共产党的政策,那才是正路。你想,你我二人正在追求进步靠拢组织,那就更要如此了。只要组织要了咱,这大谭湾就还是咱的天下,顺八尺横一丈还不都是你自己的事。……兄弟,再甭听贾一仙胡咧咧。他如果真的料事如神,他自己咋还是个风水先生?……哎,你想想,四分烂地换两张党票,你还嫌划不着么?”
. B& f0 Y+ M1 A+ U谭朝龙说不过谭朝凤,只好不说了。不说了就不说了,反正凭着谭家两兄弟的精明算计,狼剩家自然是吃了不少的亏。
2 p0 Z; @0 P1 H( z6 N  X/ }3 F老许家势单力薄,一切的一切,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咽口唾沫了事。8 O. Q4 H1 G5 c( B1 u1 c' f
但多亏了那块地争气,经过狼剩他大的多年经营,原先结出的玉米棒子还没有娃娃的小鸡鸡大,如今玉米棒竟然长得比得上好汉的小胳膊。而且种什么成什么,种什么发什么,即是一年两料,割了麦子种荞麦,仍有几十斤的产量,的确有拔不尽的地气。( a, `  L) X" y$ \& ^
凭着狼剩他大的精明能干,而且狼剩也很快地长大接上了力,许家很快就成了大谭湾不可小看的一家人,日子渐渐地有了一些光景,过得是滋滋润润的。尤其是后来文化革命武斗时,狼剩趁乱回甘肃老家,领回来了一个媳妇儿,这家便更象一个家了。8 C! s; J/ b4 y
一年后, 老许积劳成疾,一命呜呼。说来也怪,狼剩刚把他的大埋在了那块地里,回家媳妇就给他生了个儿子娃娃。9 s2 C9 F$ o( z; t. H6 r2 U, O
有人说,日怪,老许家走了一个,又来了一个,收支平衡嘛。$ J$ ]' j: C% ?- Y- a' o" U& _
也有人说,那是人家老许家日子过得好,老许舍不得,就借着儿媳的那条道又回来了。7 O* v) N, \1 V! C- ?
狼剩家蒸蒸日上的光景,一直令一个人心里腻歪。
# s! ~( w, H) r: W! I这人便是谭朝龙。
: d* ]. M6 Z: p/ D" ?) R+ w' `8 \! {) I$ y" T
谭朝龙一直挂牵着那块地,就象是自己的媳妇给人占了,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地惦记着。他认为,狼剩其所以有今天的光景,全靠了那地的好风水。因此,他时常生着法儿想把那块地弄回来。
5 j: p; o5 Z' w. y3 i6 q0 g谭朝龙人虽鲁莽,但也不是鲁莽得没边,他知道先礼后兵的道理。
4 c# X! L2 z& w5 |, F谭朝龙来到狼剩家,和颜悦色地说:“狼剩,你是个灵人,大概也能知道我是来干啥来了。你看,咱两家为那块地,多少年都闹得不零干。说句实话,我和你大是一辈人,按理上说不该给你张这个口。但俗话说了:宁割人家地里一拢麦,不割人家坟上一棵草。那块地不值个啥,可它好赖是我家的坟头。我知道,你家在那地里是下了工夫的。是这,叔也不能叫你吃亏,我拿一亩地换回那块坟头,你看咋样?”* S6 m% i& f; \" x
狼剩心里灵醒得很,却装出一付糊涂样子:“叔,我咋听不懂你说的话些,拿一亩地换四分地?哪有这样好事?叔,你甭日弄我咧!我知道这口饭是好吃难克化。”
0 j$ F% n2 k. w8 N- K谭朝龙有点急:“狼剩,你甭拿明白给我捣糊涂!我给你说了,我、我就是为了那地的风水!”
& |7 i- E0 C8 c0 G0 z/ a- x1 l9 r狼剩道:“叔,你既然这样说,那我就更不能给你了。”
) g8 v" I: z6 Y4 |- j# T0 U“为啥?”' P3 X* h* H; O3 b* z+ ~
“你看,这文化革命刚过去,四旧才刚刚破完。叔,你是在党的,我不能帮着你搞封建迷信,帮着你犯错误么。”
- [' b' D, o3 ?- B" E5 ?5 [谭朝龙一听,没话可说,眨眨眼睛,使劲看了看狼剩,便扭头走了。
5 {- q% p* c* z0 X, M. S
1 k" N1 i' z9 M6 \% g/ u" b$ r0 ]走了,不等于这事情就完了。! Q/ q% V; o! [7 R9 q- n
谭朝龙何许人也?这亏能吃到底么?谭朝龙不是吃亏的人,他要想出一个夺地的计划,乖乖地叫狼剩自己把地交出来。7 {9 \* F8 k& s/ j  f' b$ t
“咋办呢?”谭朝龙来到了兄长谭朝凤家,问道。
: ]; j5 P6 P2 L8 A, d2 R3 Y“那地原来是块啥地?”谭朝凤反问道。
6 |& t  W" w* s; }7 k% [* S2 O" O谭朝龙说:“这你知道,是块料僵石地。”
* i: G9 P5 z: m; L谭朝凤说:“这就对了么。”
- c2 a7 _  f# N% _5 x谭朝龙头顶上一敲脚底下响,明白了兄长的意思。! p; @4 v: [4 J0 W& A
冬天到了,地闲了。谭朝龙就发动他的一家人,往那块地里背料僵石。一夜之间,那块地差点儿就恢复了早先的样子。
6 t4 f1 G2 G: w+ k        狼剩看到了,狼剩也不说啥,狼剩只是天黑了以后,一夜不睡觉,又把那些料僵石清了出去。
$ w3 M  y% N& W1 ], r- Q        谭朝龙见了,第二日又给他弄了一地。- P! {4 R7 s8 T; o& W. h
        狼剩仍是不说啥,又去清了。反正他有的是力气,你们不怕累,我还怕么?% L% h* L- a; X1 ]$ b1 N
        一连几天,狼剩清出来的料僵石堆了一大堆。
7 t$ M: V3 G& ^, W        狼剩是个闲不住的,他又把那些料僵石又都运回了家,给自己家垒了一个猪圈,还给老婆说:“这倒好,人家给咱把石头都搬到半路上了,省得咱满山遍里找石头,挣死不活往回拉。。”/ m8 \$ Q$ l5 E% e
        到了第五天,谭朝龙叫不来一个人了。他大儿子谭新龙说:“爸,你再甭驴拉空磨子,白费劲了!你再给他运石头,就不害怕过了年,人家狼剩就把新房都盖起来了。”1 {( s4 J! n# T! N% p
        谭朝龙只好罢手。
, n% G  D9 {: t. G6 g谭朝龙虽然罢了手,但却没有死心。整整一个冬天,他都坐在炕上盘算新办法。
3 A3 g. J5 r0 B$ |. Z3 S谭朝龙盘算归盘算,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年冬天,村里来了知识青年。8 B9 T" m" Y! J, @5 @7 z- c

/ G3 b# j' y7 p  P! R2 m+ L1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5: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北山人 于 2010-6-27 15:30 编辑 ; e  D# z& Z% v2 G& y$ N0 W7 ?

* l% X% A$ |. C: I(接前)
! A( ~; E$ `. ?% D$ l9 Q- n被分配到大谭湾的知识青年,一共是八个人,分别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清一色的光葫芦,个顶个的精壮汉子。赵志强因为长得人高马大,是个一脚能踢死狗的角色,就当了小组长,成为这个新家族的统治者。知识青年在当地人的眼里边,那是有知识的。人一有知识,就容易被人敬畏,加上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马,没过多长时间,就成了大谭湾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被当地人叫做知识爷。' C. H6 t2 T4 o9 d' g2 C- ~
知识青年下乡后,狼剩就留了个心眼。他发现这些知青都很仗义,为朋友三句话说不到一块,就拳脚相见,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但他同时也发现,这些知青也不大会生活,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的,蒸馍馍是粘的,下面条是断的,有菜不会做,有肉吃生的。没有了白面,就搅些玉米面糊糊,倒些酱油在里边,对付吃了不说,还自翩说是他们发明了酱油搅团。往往到了他们断顿的时候,狼剩就把他们都招到家里来,好吃好喝待承。8 ~: w; N6 g5 `
而谭家一家人,却不这样对待知青,相反,总是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这样一来,知青生性喜欢杀富济贫,持强扶弱,就和狼剩一家打得火热。4 f, Y6 G+ }/ j+ i0 t
正好在这个时候,狼剩的儿子出世了。过满月的时候,狼剩请来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大知青,整整热闹了一天。而且,还不失时机地把刚出生的儿子送到赵志强手中。赵志强不知这是在干什么,便把那孩子接了过来。接着,狼剩又递给赵志强一个大白蒸馍。赵志强更不明白这是干什么,便也顺手接过。狼剩说:“这就对了。你就是这娃的干大了。”
& P( ^' m+ S* r8 b7 u9 L( Z赵志强明白了这其中的乡俗,不但心中没恼,反而觉得挺有趣的,说:“妈的,老子还没有娶媳妇,倒先有了儿子,真他妈的好!好!”接着,就按乡俗,给娃娃起了个名子叫许文涛,还给了他两块钱,作为干大给干儿子的见面礼。0 ?1 y" i# X7 o' j( Z: {' K# u

2 ]' L8 d. J) d. x" i谭朝文想了一冬,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二年春天,他便下了硬手,不但抢先在那块地里种了早玉米,还挖了好多的红眼窝枣剌,把那块地围了起来。
% A. S' T4 y: ^: o7 A. M7 ~狼剩此时一声不吭,到玉米出齐了苗,他把知青们请到家里来,细细地学说了一遍。$ L/ v8 r, V( b
赵志强当时就恼了,说:“哥们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慢说狼剩叔如今送给我个干儿子,就是没有亲戚道上这回事,他老谭家狗仗人势,欺服咱们知青的事,也是那个、那个什么难书了……”
1 A" A) _7 W0 Q+ u' y3 K钱宇明书读得好,给垫了一句:“罄竹难书。”
6 d* S* H* x9 e' _: S8 L4 @赵志强道:“管求他啥书呢!反正咱不能输给他。走,拔他的剌去,去不去?”
5 j% [% j$ O: W4 }* |孙刚说:“大哥,我听你的。你知道兄弟的脾气,宁姓儿都不姓孙。谁要是想把咱狼剩叔把咱知青踏在脚底下,就叫他脚底下生疮流脓!”
4 d8 o" Y. c/ G# Z0 v* x李前卫说:“罗嗦啥呢,说走就走。”6 P$ ^' Y* Z: J: y9 h1 K7 o( f
周建说:“就是就是。”! [7 H. f& L2 |) X7 [
说着,那些知青就要出马。
. r; a: P: j' o8 a3 K8 E0 x9 B狼剩一把拉住了,说:“慢着!
4 q/ e$ @6 O& w% _& X2 O; l1 j赵志强便道:“老哥,咋咧?”
% J9 ~; |8 S7 n狼剩说:“先不要去管那些枣剌,玉米刚出苗,我还正好用它护地呢。”
# D5 r, r6 K: m% M* i" c4 a8 x赵志强问:“那你说咋办?”3 N) E) ?' l6 Q& R8 J
        狼剩慢吞吞一笑:“咱给他来个围魏救赵,头顶上痒痒,咱扣他的脚心。我给你说,你们知青不是好吃个嘴么?老谭家的好吃的可多着哩,鸡呀,羊呀,狗呀……”
# H  w( _$ {, [, y6 s& L知识青年一个个都灵得跟虫虫一样,听了这话,早就心领神会了。, Y9 @" u  D$ M7 g  F2 D0 Y( ^1 L
第二天,吴大嘴就把一粒玉米豆串在钓鱼钩上,隔墙扔进谭朝文家的院子。8 q; W" }  ]' v4 c& ?
那时节,谭朝文他妈正在院子闲坐着呢,突然听见鸡叫唤,再一看,天那!那鸡竟然顺墙爬了上去。吓得老太太赶紧朝屋里跑,一边跑还一边喊:“哎呀!不得了了!院里有鬼了!鸡都走着上墙呢呀……”
7 t! P7 I  {/ [! \5 x2 Y8 V没几天工夫,谭朝文家的鸡就少了四五只。% y  D; E7 q3 X
后来,鸡是不丢了,可羊又遭了殃。再后来,连他家的狗都不见了。
3 Z2 e: l, J" d/ ~7 z4 f8 X谭新龙去找寻,却在知青的灶上闻出了狗肉香,而且那张黑狗皮,就挂在知青住的房山墙上。
3 P2 M2 L5 n6 }2 H8 H, c谭新龙回家拿起了镢头就要去和知青干仗。
, c7 Y( D8 I4 Z0 C- N7 p2 j谭朝龙厉声喝住了,问道:“你干啥去?”
  a- V* n. t5 `( J% g# O+ M. }谭新龙说:“狗日的知青,土匪么!把咱家当了肉食仓库咧。再这样下去,他们就该吃咱家的人咧!”
0 M, J/ ]2 [; c! X6 N4 b, A谭朝龙也抄起了一把镢头,说:“唉,我知道咋回事。走,跟我到那块地里去。”
) w. s+ h  E/ }, y) R谭新龙不解,问道:“去那块地里干啥?”
' G' i/ }; e# A8 H0 _0 h  L谭朝龙说:“给人家把枣剌拉开!”
* r9 t6 i4 k0 ~! Y$ S1 Q/ W( _6 B- _1 j; q; g- h
过了两年,知青都招工走了。谭朝龙想:“狗日的狼剩,这下你知识爷都走了,我看谁给你撑腰呀!”
0 _) j( |) [# a) l& c- {  q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些狗日的知青还年年都回来一回。有时候,来一两个。有时候,一来一大邦。而且每次来,只要谭家没对那块地没啥举动,便不理睬他家。只要谭家有啥想法,就要把谭家糟蹋一回。8 Q1 B, ~! ]0 ?! a# n1 O
因此,狼剩家在三十五年里,都十分的安全。5 Q' N6 G8 A, i# O) W. K

: [6 E( w  y: z' t" g三十五年过去了,狼剩已经六十多了。/ ]' [% L& o3 f" T
三十五年过去了,文涛整整三十一。  e/ U+ a% z1 X  H$ C+ I
三十五年过去了,大家都说是进入了新世纪。# V# u" S! {2 p0 Q
新世纪有新政策,说是要移村并户,退耕还林。像大谭湾这样的小村子,自然是在此之列的。乡上来人讲了政策,如果有人愿意承包这一架山,每年只收三万元承包费,除了造林,你爱干啥就干啥。7 j6 O+ _2 s3 U+ Q' K/ ]* t
于是,大谭湾各家就都有了这样的心思。
  Z1 U: D% W) r: p& n: J' v大谭湾是个好地方,如果谁家能承包,那就成了他们的家天下,顺八尺横一丈,一切都由了自己。& F1 T+ m: S. y; e1 g) ^; R
杨家盘算了好长时间,觉得财力不济,领了些搬迁费,搬到沟外的大村子去了。, S; `1 m  ~6 x
高家也盘算了一下,觉得自己家里劳力有限,拿不下来这事,脚一跺,也搬走了。; Y7 G0 V9 I/ s" R) ]. K9 L
封家早就穷得精求弹得炕席响,图着政府给的那点钱,跑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干那不知道什么的事情去了。! Y; ^& I* O, R* \" T! L5 z
大谭湾只剩下了谭家和狼剩两家。
( {3 }5 l5 h) i! L谭朝龙思谋了十几天,也算了十几天的账,终于下了决心,决心承包大谭湾。他算了一笔账,大谭湾八百多亩地,三十亩村前后的好地种麦子,只要粪足,一料下来就有近万斤的收成,自己家十来口人绝对够了,还有余粮可卖。二十亩玉米收个一万五六,不但人有吃的,两头骡子吃的也有了。烂地、闲地、十边地再种些豆子、荞麦、油菜,要啥有啥。喂猪、放羊、圈鸡,养蜂,弄个啥事都方便。剩下的七百多亩地,加上山坡、沟岔、河道等一些地方,植种紫穗槐、洋槐、白杨、青棡、油松等用材林木,植种核桃、山梨、苹果、柿子等经济林木。再加上满山遍野的剌酸枣(酸枣仁可入药)、半夏、马兜铃、党参、五味子,一年收入个千二八百,简直就是往兜里拾钱。想到这里,谭朝龙觉得他在这大谭湾就成皇上了,比旧社会时的西北天子李应财强到不知那里去了。
% J; G; J2 P4 L  {! B7 p0 o4 X于是,谭朝龙睡不着了。他觉得自己的这笔账不但发了,而且也叫他出了口恶气,叫狼剩一家子从此俯首称臣。他甚至想着,如果他的计划成功的话,比旧社会的西北天子李应财强多了。李应财空占了几架山,娘的连个电灯也没使唤过。他连夜把新龙兄弟几个叫了起来,宣布了他的决定。大家也很受鼓舞。谭家两家又连夜凑了三万块钱,第二天早早吃了早饭就起身,准备奔乡政府而去。
, F3 p* F  q4 B, c8 n但谁没有料到,就在谭家人刚集合好了,正准备出门的时候,许文涛来了。
$ S7 R, n" m! b+ {许文涛来了就说,新龙,乡上你们就不要去了。
2 x! c) X; U9 Y3 X谭新龙问为啥。
3 G: s$ K* H# V; y" b7 ~5 T许文涛说,我家已经把大谭湾承包了,你看,跟乡上把合同都签了。
9 o! j  w( M4 y谭新龙急忙拿来一看,果然,乡政府的大红印在那张合同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0 N: z- P6 R4 G: R$ K3 S谭新龙急了,半天不知说什么是好。) z1 g8 H2 p7 g  d( R8 e4 R9 E/ ^* R5 l
这时,谭朝龙出从屋里出来了,问道,新龙,还不快走,在这暮囊啥呢?
+ g! m4 u" r, l: C% E% k5 O/ k0 R谭新龙便把许文涛的来意说了。3 y4 M- p  f0 F: D! {3 G
谭朝龙一听,也急了,忙问,那、那我家怎么办?* j7 W& w& q. U9 z$ k8 i, u
许文涛说,我大说过,都是多年的老邻居了,你们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不走的话,就租了我家的地来种,反正不会叫朝龙叔饿着。
" Z  d& w* D1 ^谭朝龙一听,两眼一瞪,仰面朝天大叫一声,天那!便径直往后倒了。
, O( D: Y7 R$ t9 y# B; p1 K! J6 k% c% v0 d: g2 F5 d& n2 E/ y
谭朝龙出殡那天,许文涛得了个儿子。有好事者说,那儿子就是谭朝龙托生的,他是看上了大谭湾这地方,不愿走,所以又回来了,甚至不惜给老许家当孙子。  X6 P, B- X, G
又过了几年,许文涛去苹果园里剪枝,突然看见一个毛茸茸的东西。许文涛仔细一看,天那,竟然是一只狼。0 X/ @4 U/ J+ N. ~
许文涛赶紧回来,把这消息报告给父亲狼剩。
5 j* o  S5 \7 }0 F% N1 F狼剩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了几声,说了句,好,好,好,又有新的狼剩饭了。
0 a0 ]( J0 y* X7 G说罢,笑着就走了,去跟谭家兄弟做了伴儿。
3 |" t+ v5 b- Q, \; o& q(完)
) U& j3 K  A' Z! T+ _
1 H# _* f6 G4 k% v1 y
发表于 2010-6-27 2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哈哈,好好,相当好,现在的大淡湾可是个大村子了。当年从甘肃来河北的人不少,我有一个亲戚就是甘肃的,不过,现在人家又搬回甘肃了。
发表于 2010-6-27 21: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楼主的小说就是好看。
发表于 2010-6-28 11: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期待下一篇
发表于 2010-8-26 16: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好好拜读,很有乡土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2 06:12 , Processed in 0.04750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