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5|回复: 6

秋菊故乡:法治与乡土社会的艰难对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7 06: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陇州在线
秋菊故乡:法治与乡土社会的艰难对接
7 J* H9 B: C9 b                           ——陕西省陇县法院“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调查之一: ~1 [- i0 h# i9 Z% [* S

( J- g( S* t# B0 b作者:本报记者 张守增 朱云峰 本报实习生 赵彦杰
0 {0 X; `; \. u* N# ~+ ?----------------------------------------------------------------------------------编者按+ b6 b4 u5 f* M" {' A
    遵照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批示要求,本报近日派遣记者赶赴陕西省陇县,从“一村一法官”制度入手,深入调查采访了陇县法院把现代法治与乡土社会实际有机结合,切实做到“案结事了”的“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我们认为,陇县法院的总体工作思路符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求,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当地实际,一些具体做法也有可借鉴之处。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发4篇系列报道,向广大读者全方位介绍陇县法院探索“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的历程和经验。  j& P5 _3 o/ _8 _+ v+ i7 [
资料链接" }6 N% I2 i" R, S6 P/ o8 r
陇县法院经过广泛调查总结出群众对法院工作十大期盼/ ^) ~+ |  }) T! b6 ]3 ]
; N7 D! D. T% c+ ~) t
, m4 o8 s6 {( N1 U/ x8 u1 \# @3 a
    一盼法院在融入大局中有新作为。
: ?/ V# c" M8 Y5 q& U/ @1 y
9 W6 ~" c' v1 \2 @0 s) m9 d5 h4 y% Q二盼法院在审判方式上有新特色。
, j- _+ u. F( a, q" ]# y
( M2 `, j6 E+ q$ K三盼法院在体现民意上有新途径。
: D( I! g  [, p: N/ r( A2 x8 s: a! l: H2 s: `
四盼法院在开门办案中有新措施。0 ~/ Y7 [1 R6 W
3 p8 h4 Y$ @1 A
五盼法官在主持公道时有新责任。- [& c) R# z$ q: I9 C* u* W8 _  c' Q
; k4 r# A) ]8 z4 _$ p- [
六盼法官在同案同判中有新办法。
9 ~1 V1 b5 y* _! Y  R' l
3 E' S- }2 ]& I9 J& F8 v/ H七盼法官在利民便捷中有新举措。
/ c, a3 c5 l, W& s
* W! `! e1 d: V6 ]# I八盼法官在扶弱帮困中有新措施。
: G9 |; r7 {  V( J
0 i. H; c5 r0 `& G9 P* z九盼法院在案结事了上有新思路。% z7 S! E& D. k7 a% v5 I# f

# h" A4 M' q7 t- u" ?7 I十盼法院在提升法官素质上有新要求。" j; s$ Q2 W3 T# T! l
- J7 F7 l3 s9 A" n9 j0 {/ e, v4 ~

% ]" @1 M* V/ U0 N  r    那情形,“就像每年三月龙门洞的山会”。在陇县法院59岁老法官周兴国的印象里,上访的队伍一度如此壮观。
; S  U8 z# ^, S$ j3 O8 y. _- P6 B( k: U# ^6 ]1 ]( C1 D# F
    一大群上访群众围在法院门前,抱怨司法不公。如果法官试图劝解,反而会引来一阵争吵。2007年9月,冯华到陇县法院就任院长,这一幕如此突兀地展现在眼前,让他倍觉压力。
: e9 ^6 {1 f' x2 L0 t$ i2 Z6 |1 `! r- e, ?9 }
    实际上,陇县作为秦人的重要发祥地,后来又汉胡杂居,民风向来彪悍,县史明确记载“陇人好讼”。电影《秋菊打官司》即取材陇县。那个倔倔的秋菊曾经引起人们对“讨说法”现象的广泛深思。
2 _/ a  ?* q5 g) T7 O7 r2 H/ S
* _8 `, H" Y. m0 ]" M! U    陇县群众心里的法院究竟什么样?法院能达到吗?上访者究竟讨要什么样的说法?法院怎么给?9 W0 o* ~0 J; ?0 u, h" W

4 X3 N9 d8 h" D' m3 c; W    现在,无论是谈到已经声名大振的“一村一法官”,还是体系博大的“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冯华总是愿意以解决涉诉上访作为逻辑和实践的起点。$ E8 E, w+ _, F* y3 z. ~3 B
) }- W' W) ~- C% c4 @: F2 f
    “都是现实逼出来的。”这是3月27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接受采访时,评价陇县“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的第一句话。
; u2 ~$ ?* S4 Z8 `/ L$ J  山区的陇县法院突然间举步维艰1 J, p0 w* U3 I6 h0 C2 [% l
    执行积案超过400件,长期涉诉缠访案件超过60件,审理案件积压超过100件。2006年的陇县法院似乎一夜之间走到了悬崖边上。9 m2 b" p0 V$ H3 Z8 \! o+ x# l
  上访的当事人每天都在聚集。到法院缠闹,已经成了几个长期上访户的一种生活程式。西城社区有个何根存,甚至把唱秦腔的特长用到上访中。他拎着音箱在法院门口唱自编的“檄文”,吸引众多的人围观。每当上访者情绪“失控”,审判秩序就会随之陷入一阵混乱。
/ E5 T. u1 |) M1 p$ ~4 J    “就是随时爆炸的火药桶。”陇县法院执行局局长张晓良3月25日这样回忆当时的法院。
3 f8 P9 b" X  s% W0 n1 b    一种疲惫和迷茫开始在法院干警中蔓延。工作算得上努力,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纰漏,这样的“回报”未免令人沮丧。有些干警隐隐觉得有些东西不对头,仔细想想却又说不明白。
  \& G- h/ c6 w+ m! ~    上访案件长期居高不下,大量的进京、赴省上访严重影响陇县的经济发展,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个别闹访者得到法律规定之外的利益,又刺激更多的人效仿。“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成为许多纠纷当事人的行为预期,法律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轰然倒塌了。
9 W( L% v* l& Y! O0 M   2007年9月13日,上任后的第三天,冯华找县委书记汇报工作。问及对法院工作的期望,书记的回答让他热脸贴到了冷锅上:“法院只要不惹乱子就行。”) p4 H- p, |9 n9 K! g! [# j8 ]
    “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地处渭北高原和关山山地交界处的陇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业社会的安谧景象似乎几天前还在法官们的生活中日复一日的重现。上世纪80年代初,法官们曾经跑村入户,露宿山乡。那时群众们还没有太多的纷争,法院也没有太大压力。& N+ ~$ S5 p( j1 B
  后来,伴着市场化的大潮,社会一下子醒过来,众多的官司涌向法院。法院压力骤增,但司法解决纠纷的地位上升,也成为中国社会法治化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陇县法院在全国司法改革的大潮中逐步开始“坐堂问案”。因为“谁主张,谁举证”,法官一般不再到下面调查证据。结案的速度提高了很多。法官“被动、中立”的处理案件,成了这个落后山区县法官们对司法权行使规律的共识。
' N$ `# H- k- Z; D3 V' I9 X    不惜远离既有的生活轨道踏上漫漫上访路——群众对“法治”的“排异”反应居然如此强烈,让法官们始料未及。多年来他们跟着各种宣称先进的司法理念和做法奔走,甚至还来不及为司法终于更像“司法”而松一口气。
* [1 Z% S) a, r. R    如果社会和一种司法模型发生了剧烈碰撞,应该怎样划分责任?怎样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陇县的法官们没有想到,他们刚刚培养起的法律职业思维,首先要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X4 L5 o3 A  n( ?7 z+ P; x4 Z0 C
46份建言书谕示出一条新路6 S- w, R: V8 y. Q1 V# _. p' j
  “我要见院长!我的案件拖了6年了,我儿子瘫痪在床上7年多了,法院判决还没有执行,你叫我老婆子咋活么?”
1 `/ A6 n- T& o  E, \4 ?6 ^4 s  2007年9月的一天,一名老上访户在陇县法院办公大楼内叫嚷。“院长调走、新院长尚未到任”的解释,在她听来像法院的执行承诺一样不靠谱。
- E+ k4 _, R6 u2 j' Y! v' k. R& y! L    幸亏一位旁观者把老人劝走了。
; l' F1 r; I# X1 i' i9 B    半个月后,当这名老人接过6万元执行款,她惊讶地发现,当时劝她的“旁观者”就是陇县法院的新院长冯华。5 T2 O7 x1 r8 {8 B& E; V
    新院长听上去有些传奇的上任方式,干警们当时一无所知。就在他们焦急地等待中,冯华已经在上访的人群中明察暗访了好几天,并从群众的反应中隐约看到了症结所在。
3 R3 e) m9 B# p: n! t9 U- R    直到今天,冯华依然坚信,所有的困境背后,都蕴藏着一条蜕变的路。找到了,局面会豁然开朗。  ]4 a' r/ ^1 w1 Q1 R
  几天后,一场干警建言献策活动在陇县法院掀起了波澜。“尽心尽智创一流,群策群力铸辉煌”的活动主题透露出的宣誓色彩,意味着陇县法院自查问题、自谋出路的突围悄然开始。
# @+ o/ M! F* ~4 P7 c+ ?    45名在岗干警写出了46份建言书。& z9 A8 ]5 x$ B+ {
    院党组每一位成员都清楚,这一摞建言书背后五味杂陈。
. U& C- u2 x' {& Y! ]  Y/ K+ s    在反反复复的研究之后,陇县法院党组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决心彻底改变法官单纯坐堂问案的做法,鼓励法官到现场去调查真相,到农户、到民间去定纷止争,到基层去析理讲法。他们希望,通过主动深入基层化解纠纷,法院干警和谐司法能力会提高,法治与乡土陇县将和谐交融。突破口就是最难缠的涉诉信访,以及引发上访的最大根源执行难。
: U* H5 d+ b; z2 d  C8 P  但是,正如当初走向坐堂问案曾经面临阵痛,法官从端坐六尺法台到重新走回民间,同样面临一系列令人迷惑的问题。到现场去调查真相,法官如何保持中立、保证公正?坐堂问案十几年,法院在农村已经“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现在要到农户去化解纠纷,农村哪里还有法官的阵地?到基层去析理讲法,已经失去的基层法制课堂法官怎样才能占领?2 c( O2 z6 Q. u1 S# Y
群众十大期盼催生能动司法新模式; H- Z9 u( ^& ~
    一位陪审员说:“上级法院要求案结事了,我觉得‘案结’是法官的法律责任,‘事了’是法官的社会责任,实践中‘事了’更显得重要。”$ u- r% E4 t% d; l
    一位打过官司的山区村民说:“法官应该在打官司时调查取证。不能把举证的责任都推给我们。法官不能只使权力,不承担责任。”  w9 P  y! z. x
    一位村主任说:“锣不敲不响,理不说不明。法官要学会说理,以理服人,把理说得使人心服口服,让人信服才是真道理。”( Y* s: o( ^1 g# A5 R( {3 T" I! Q) o4 U
    一位卖水果的个体户说:“讲程序用意是好的,可是程序太复杂,群众搞不懂,只好找律师,结果律师赚得满盆满钵,法院出力挨骂。法院到底怎么想的?”
/ j: _8 M3 f% I) i% m% l6 l' s    一位乡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说:“群众盼望法官能够更多地把法律知识、生活经验、乡村习俗、村民秉性、纠纷性质等因素综合起来,把法律变为解决纠纷的行为。”% [' r0 m$ _* c4 P
    2007年10月,陇县法院就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法官们归纳出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十大期盼。
1 U# t% o, F8 K* i$ B5 }+ ~( y    “十大期盼”最终坚定了陇县法院走一条新路、扭转被动局面的决心。8 _) h! K- R# \. r: K: D
    “老百姓对我们法院有期盼,但是我们的司法工作并不能使群众满意,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是我们的诉讼模式没有立足中国国情,不符合农村地区群众的需要。”3月23日,冯华面对记者谈起了自己当时的想法。! x  i; v8 k0 x& m% R# T# J. N5 G3 j
    陇县法院成立了实用法学协会,依据审判实践中群众的司法需求和现行诉讼模式存在的问题,自拟了19个研究题目,任务分配到人。经过半年多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3 N# ^+ X" K3 k- b
    2007年12月14日,冯华见到了新任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安东要求,“以稳妥有力的化解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和谐为目的,把坐堂问案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依据法律原则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因案制宜的审判方式,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科学发展的目标。”冯华认为,陇县的探索符合这一进路。
+ q1 p' X( Y2 N+ B& T, b0 T, h观点实录 $ R. w% j0 |" b% P0 k! d, i
要主动回应群众而不是要求群众适应2 _# U- H- |4 {, f: ]0 Z7 L! M! r
——对陇县涉诉上访现象的法律反思7 I) Y" U0 M/ U0 _9 R
陕西省陇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陇县人民法院院长  冯  华
0 _" \9 [4 s" E3 U$ ]; c* c    为了对症下药,我们对陇县各类涉诉上访案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除去上访人及其他客观因素,多数涉诉上访案件都与案件最初处理不到位有关。# X7 C: a& O+ @0 O* l% b
  一是在执法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一方面,执法理念发生错位。是法律为现实服务,而不是现实为法律服务。司法实践的天职在于解决现实纠纷,平息社会矛盾,保持和谐稳定。不论法律效果,还是社会效果,归根结底检验的标准是要让人民群众满意。现实中,个别司法人员以法律效果为借口规避社会责任和效果,实际上偏离了“执法为民”的思想,违背了法律的主旨,使民众对法律和执法者产生了信任危机。另一方面,法院一些改革举措有失误。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多是老案,相当一部分与我们一些不当的“改革”举措有关:其一,在改革中未能立足国情,盲目崇外,忽视了法律的文化属性,结果一些改革措施水土不服。其二,在改革中未能问政于民,忽视了民众的感受和利益。
5 R/ p9 q2 Y1 s, H/ H8 ?: z' C& z 部分法官甚至借改革之名,把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推向社会和当事人,导致推行者热心,当事人寒心。: ^: B$ ?$ g7 ~
    二是用程序的表面合法掩饰程序和实体的实际错误。公正执法的前提是用合法程序查明事实真相。涉诉上访案件争议焦点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对证据的采信上。有些案件的处理,表面上符合程序,但实际上程序错误并导致实体错误:首先,就举证而言,错误的认为“谁主张,谁举证”是取证的唯一方式。其实,民诉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个别法官故意回避调查证据的责任,造成当事人因举证不能而败诉。其次,就质证而言,错误的认为“质证就是在法庭上相互对质”,实际上质证是对证据的调查核准、去假存真的过程,如果仅限于当庭,难免给当事人造成“打官司靠赖”的错觉,埋下上访的隐患。再次,就认证而言,错误的认为“只要按程序办案,经过举证质证认定的证据就作为定案依据,并推定案件正确”。其实认证是对案件证据关联性、客观性及合法性综合审查的过程。如果认定的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差异过大,当事人对客观事实心知肚明,我们处理的案件当然难以服人。总之,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即使当事人提供了虚假证据,只要司法机关和办案人员未能明察秋毫而导致错案发生,司法者都难辞其咎。  i2 _0 O" Y/ b. O1 z7 G$ Y
    三是队伍的素质影响执法效果。个别干警的法律素养与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法制意识不相适应。部分干警综合素质差,就案办案,机械执法,不善于借助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行政的以及公序良俗等手段解决纠纷,不善于做涉案人员的思想工作,借法压人,当事人口服心不服。
5 l; ?+ x5 b# f8 t    四是司法不作为造成群众不满。主要表现在不履行法定职责、拒绝答复当事人请求,未能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以及故意拖延推诿等问题。遇到法律空白和冲突时,大家唯恐避之不及。
2 M) u6 f6 T- U! Y, M2 u    另外,法律监督缺少刚性措施,重纠正错案,轻责任追究,使监督流于形式。+ B; @1 Y( O- X% d7 \+ W
  涉诉上访增多,实际上是民心民意对不当司法行为的挑战。要扭转局面,除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涉诉信访,更要从司法权运行的理念、体制和机制上对老百姓的要求做根本回应,而不是要求群众适应我们的做法。这是“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的实践和逻辑基础。) t' a* d5 O, c

% y* w/ z  Z2 X9 {' ]来源:人民法院报社
发表于 2009-4-17 1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希望这样一来,能够恢复大家对法律的信心.
发表于 2009-4-17 1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这样希望可以改变陇县人爱上访的坏名声!
发表于 2009-4-17 17: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属新闻特写范畴。
发表于 2009-4-17 2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属新闻特写范畴。- `: x  q3 I0 ?! ], l4 X
逍遥狼 发表于 2009-4-17 17:58
5 A+ }6 H) H9 ]4 e4 a. ~
我赞成。
发表于 2009-4-17 22: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其实民事案子好审,执行判决难,那在执行上又做了些什么呢?
发表于 2009-4-17 22: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还有“一村一法官”这些法官不会就是那些村支书或村主任吧?/ ~1 k$ d4 L! l# B+ _! n7 ^
那么这些人都有司法执法资质?  W- C, A5 U) Y6 s- L
都能按法制规定办案?如果是那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好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7 08:44 , Processed in 0.15665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