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2|回复: 4

新加坡嘲笑韩国人:“去汉字化”后果很尴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8 22: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嘲笑韩国人:“去汉字化”后果很尴尬0 h3 L2 f& d1 t4 p6 K4 G) m

1 L# A0 _( J3 Q5 ?" Z' N+ T* I! k/ Z: o% G% o1 h
    最近,韩国一批前总理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认为要根本解决韩国的"文化危机",就应从小学开始分阶段教学生认汉字。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署名文章说,汉字不是外文,"去汉字化"过程的矫枉过正,不仅产生了文化断层,也给韩国带来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文章摘要如下:* _% P5 d4 T- w2 l5 }
- d) `" G" e! j. x( K
  
0 P! z8 z/ N1 Q% @$ Q    "文化危机"是韩国长期面对的问题。一、年轻人普遍不懂汉字,越来越多国民成了"汉字盲";二、国民语文程度越来越低,即使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有网罗8万5000个汉字词汇的《大辞典》,一般人望"字"生畏而不敢问津;三、韩国的两个邻国中国与日本都是汉字大国,有15亿人在使用汉字。韩国远离汉字,虽然可独树一帜,却又陷入了自我隔离的孤立状态。
4 m; ?9 \! q) A4 Y* c: [) [0 l4 e6 P7 o- v2 L1 M& T
  * `. |* i: x- Q. F
    汉字不是外文
, \1 _9 H) y$ t# `, I" w
3 {( K4 Q5 S: g: m9 _% g6 s) n% Y2 k  ( @- }: D4 a6 L0 h) V
    韩国健在的多位前总理是在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的推动下,联名向青瓦台提出《敦促在小学正规教育过程中实施汉字教育的建议书》的,包括金钟泌(第11和31届)、李海瓒(第36届)、韩明淑(第37届)、韩德洙(第38届)。他们皆认为,"这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专用韩文'的错误的文字政策,今天我们陷入了比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还要危急的文化危机中。"因此建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分阶段学习汉字,不应将汉字视为外语,而应为国语生活正常化,和韩文一起作为‘国字'进行教育。"8 b! S, s) o! y' i: V/ ?, [' @- l
8 P: i; G/ m( `. C5 @7 S
  
2 i# Z+ r8 g. A6 A: W  V: e    汉字一直是韩国国内争论不休的课题,甚至远在朝鲜时代,他们就开始在争论汉字的存废问题。2000年前,朝鲜与日本一样,因为自己没有文字,又向往中国的文明与强大,主动模仿中国并全盘输入中华文明体系,其中最具体的事物便是使用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在后来1500年的漫长岁月里,汉字和汉文一直是朝鲜半岛人民唯一的书写系统。甚至15世纪中叶,世宗发明28个字母的"朝鲜文"之后,汉字还是朝鲜语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s& |# O; T, C1 q
1 e( \+ j! L0 E1 r  `9 J
  
6 O" t% K6 S9 U. l+ g* q    世宗创造"諺文"
0 i9 p; G5 A2 M9 N; g
' J$ D0 b. J, n& A  
0 W1 ^6 ^- t4 y; ]# v- A    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倾全力制造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也称"諺文"),一是力图要摆脱汉文的束缚,建立自主的语文体系;二是提供平民百姓更易学易写的文字,遂于1446年正式颁布"训民正音",也就是自创的"朝鲜文字"(韩国称"韩文")。但到19世纪末叶为止,朝鲜王朝还是使用汉字撰写官方文件和历史著作,包括汉文的文学作品。! U* {, X& k& N2 g
# S2 x$ W' q2 o8 O
  6 D4 e. A$ y2 e* N9 {' }  o
    当时,人们称朝鲜文为"諺文",意思是"非正式"文字,"正式"文字还是指汉字。情况跟日本人称其文字为"假名"一样,"真名"永远是汉字。但日本的侵略,不仅使朝鲜灭亡,也使民族文化加速沉沦,即使光复之后,国土依然分裂,连文字也开始分道扬镳--北部朝鲜完全废除汉字,南部韩国则不规则地使用韩文和汉字。
, r' y2 W5 s* V+ V, a' Z# P2 ^; k; M9 \2 A
  9 V- D& o% K+ h4 G) m
    北朝鲜和中国的朝鲜族,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逐步取消使用汉字,而韩国也在1948年10月公布专用"韩文"的法律,并规定每年10月9日为"韩国文字节"。不过韩国的"去汉字化"政策依然摇摆不定。尤其学校在推行"去汉字化"过程中,有时积极,有时和缓,但总体趋势还是尽量减少使用汉字,不仅使教育工作者感到无所适从,也使年轻与年老一代产生严重的文化代沟。
  [& L+ I- m: o( C8 E7 K
$ a) O4 M0 _$ D6 Y  
% W& D! }, _2 w8 [; `% i, i    民族文化危机
- Q/ u* i; s7 F& e: y- _
$ h" X& t* F+ {7 ?5 _) Y) v  
5 B6 \; D3 \+ {6 q5 r. i1 `    由于南北朝鲜共同使用了近2000年的汉字,汉字词汇已深入朝鲜语言内部,连思考模式也无法摆脱汉文化圈的框框,要将古代官方文件、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的汉字完全抹去,简直是历史于与文化的真空,而人名、地名没有了汉字支撑更搞不清谁是谁,图书馆里即使有汗牛充栋的文献也顿时成为一堆废纸。2 d; h' }2 h& ^: c8 T

% E" [+ F% m8 M2 V/ E  $ p! w: M; ~9 L/ U0 }% W. R- L
    "去汉字化"过程的矫枉过正,不仅产生了文化断层,也带来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朴正熙独裁统治时期,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为了显示其"去汉字化"决心,他以雷厉风行方式废除汉字,连历史建筑悬挂的牌匾也被他取下来改写成"标准"韩文,全都成了"不伦不类"的非历史文物。- N3 M  R; j: f: [

+ r! n( d4 g$ F/ ~2 X  & w1 h0 J& O' K- O/ @/ W
    1980年以来,韩国加速"去汉字化",一是民族自卑感的反动;二是过去中国没落带来的反应;三则是电脑普及,语言书写一窝蜂倒向拼音主义。但中国的重新崛起,东亚的复兴在望,特别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使韩国有识之士预感到即将被孤立、不知何去何从的文化危机感。韩国的"去汉字化"问题遂再度成为举国重新检讨的国家课题之一。- ^- ^: k% O+ ~$ M: m2 a; w" ]

4 d. Z" `, d* m  7 u! p( h0 j$ v! Z& A- L1 D0 N4 f
    亡羊补牢之策
" t8 J3 w, [# y# {
0 Z9 v0 j1 s- M* l. c  
. {/ \8 l. [1 F- g  Z7 w/ t/ \    韩国工商界人士最感忧虑,一、韩国超过40%的商品输出对象是汉字文化圈,70%外国游客亦来自汉字文化圈;二、眼看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韩国的优势在流失;三、韩国年轻人连国内对方名片的姓名都看不懂,更不用说跟汉字文化圈的同行打交道,谈生意了。
3 \! T) l$ C% ]& {
$ w( ~4 ^! Q' {% K  ) d- g8 @+ B( J6 f8 K- k) P2 x# ?/ G  |
    韩国五大经济团体在2003年决定,建议属下19万家公司,从2004年起招聘职员时进行汉字资格检定考试,只录取能认识1817个汉字、书写1000个汉字的新职员。
$ u# n4 V; Q9 r* g6 _6 q6 q3 ]* Z
% B: A2 k+ g6 f" i1 |  
& p( ~% V4 ?5 O4 @2 P    专家认为,韩文教育与汉字教育并无根本的冲突,因为51万个韩文单词中,70%原本是汉字词,学会汉字就能更精准掌握韩文。相反,缺乏对汉字的准确理解,反而无法完全掌握韩国自己的民族语言,看历史典籍更会如同看天书。20名前总理显然在后悔在执政期间未曾重视民族文化问题,结果才有今天的尴尬局面。不过,能亡羊补牢也不失为一个积极举措。
发表于 2010-4-28 22: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 A9 S" f+ e: Y  s2 A% `( C7 r8 [, U& J0 q8 i/ o: u+ v
8 T! ?/ o1 C6 b( v
              路过...9 M! K) K5 v, J, B& |2 U
         
# x2 G. X% v& H             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2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估计韩国人又要说汉字是他们发明的了
发表于 2010-4-29 18: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自卑,无知,狭隘的民族意识,这就是朝鲜民族。
+ m6 V$ L- p& v8 F# H+ q4 r# ]" h# N+ `4 k
明明巴掌大个国家,非要叫什么“大韩民国”。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7: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SDAN说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5-20 12:47 , Processed in 0.0556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