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8|回复: 9

陕西省图书馆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7 13: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箫声琴韵 于 2011-7-27 13:13 编辑
, y, t4 C. M* P7 ~- r9 h9 ~$ l1 L5 n4 f
    2009年,为我省陕西省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该馆开展庆典,余作是赋,为之贺。
/ P1 Z0 n/ _; c* P( ~! s, Y' r' y8 L. D
& A# O, m- M3 q2 n$ y+ g0 J
陕西省图书馆赋
" Z" x" K' g( e& R: D' J——为陕西省图书馆百年庆典而作# B( _3 b* V( n" B4 V
6 ?3 t# }: [$ Q) s. Q8 l( M7 v
        有客自异国归,余携车俱之游。自南二环西向,临长安路十字立交,有巨厦迎目,面东南,踦角而踞。主楼凌空柱天,裙楼两翼伸展,上有月牙顶饰者八,相向相对,仰上承天。
. z$ R, e; T' Q; s2 R6 i        车过桥涵,客回顾而问曰:“此何建筑?巍巍乎,何其壮哉!”余睨而谓之曰:“君谓顶戴月牙者乎?此乃陕西省图书馆也,已百年矣。”客愕曰:“百年矣!可为吾述之。”余曰:“可偕君游。”于是逥车驻于馆侧,与之游。
$ `, K8 @) |# W5 `" U5 o6 E' k        长安路十字西北隅,该馆正门之前广场也。此地距城南门约四里许,原为高坡,古人谓六爻九五之地,帝王居处,官民不敢据,因用于庙观神仙之所。隋唐曾立玄都观于此,刘禹锡“玄都观外桃千树,都是刘郎去后载。”即咏此也。
& w( f, P8 O/ k5 d# S6 ]        越广场拾阶而上,其间有铜塑作沉思状,罗丹之《思想者》也。再十余阶,至门前平台,二层小广场也。有骑柱石梁环立于前;柱十二,亦为石质,高可数丈,成二排;前六柱居中,石梁间镌有“陕西省图书馆”六字,乃郭沫若书,鎏金醒目;后六柱两侧各三,与前柱成层次状。客叹有罗马竞技场廊柱风。余曰:“总设计师为张锦秋院士,梁思成之高足也。”客赞叹再三。说话间,之门厅。+ K6 k# I2 F) k6 Y* D4 M
        门厅在西、北两向裙楼衔接处,于此成直角。倚角向外划弧,以工程玻璃立墙、具顶,成扇状厅,明亮别致。回望门外平台、台下阶梯、阶下广场,亦层层呈扇形铺展。远处,东、南、西三面景物俱收眼底。车流往返,人流穿梭,熙熙然,攘攘然,一片繁华。
) m. W/ Q0 a0 I4 w        门厅后接中庭,为矩形,东西两面为长边,高四层,以玻璃幕顶与五层办公区相间;左有旋梯可登,右有电梯可乘,乃天井也。南北各层皆有扶栏,层层通透;东西两面各有三面玄色大理石为壁,以扶栏间之,上镌书法名人书伟人读书诗文警句,逼人眼目。扶栏后为回廊,环庭四周,可凭栏下顾。客回首转目、颂颂吟吟;往来读者或持书,或挎包,摩肩擦踵于客我之间,川流不息。
% o5 E* {) D4 u) o. S% z        缘旋梯漫步而上,层层浏览,书、报、杂志、音像、网络各类借阅室俱全,读者或听于耳麦,或埋头阅览,或循架查寻,或网络浏览,或坐、或立,或借、或还,微闻书页翻动声、键盘敲击声、往来移步声,不闻人语喧也。另有报告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可供多种活动开展也。
8 w' ?0 a! A. ?. Y        徐徐之四楼,特藏文献部在焉。一水暗红色桌椅,古色古香。蓦然一匾——“兰台石渠”,康有为大名落款。馆藏数十万古籍,可在此饱览矣。亦不乏珍善本,宋元版《碛砂藏》佛经为镇馆之宝,举世闻名。# M% ]7 T4 g2 F% b$ I/ `
        客游览既已,曰:“壮哉!是馆也。忆余去国前,西大街该馆,馆舍狭小,新书稀见,门前冷落,今天壤之别也。请再为述百年史。”
, b* \1 ^6 O8 ?" s        余曰:“清末改革学制,图书馆现焉。始两湖,次闽、黑,奉、直、江南、陕西继之,为图书馆先驱也。馆建在清光绪丁未,成于宣统元年,至今恰百年矣。始在梁府街,后迁南院门,然长处战乱,停滞者再。新中国建,是馆新生,扩馆舍至西大街,藏书从十七万猛增至二百余万。改革开放后,更为突飞猛进。两千零一年再迁此,馆舍四万七千平米,藏书近四百万矣。更有网络与全国图书馆连接,数字图书何止千万哉。嗟乎!文化乃文明之基,图书乃文化载体。图书之为数人所据,文化之发展滞矣。图书为万千人之营养,文化、文明之发展巨耶。国家兴、图书馆兴;图书馆兴,文化兴;文化兴,万事倡,国家强盛也。”客闻之,诺诺叹叹。
0 \5 ]( T9 [) P0 \3 [$ B& `4 F        不觉已有时矣。余促客作他处游,客留恋不舍。促再,乃吟曰:8 j# V: ?+ y% q9 m. O) Y
        “出游廿余载,归来事事鲜。改革加开放,沧海变桑田。古城旧貌改,前景诚可观。百年图书府,面貌亦焕然。前时处城内,今日挺城南。门前人熙攘,馆内设置全。网络数字化,信息如喷泉。市民得佳惠,文明更超前。”余接句曰:“可以为之赋,以期广流传。”: ]: G5 |! t% u# T& s+ _
        吟罢相视而笑,偕之去。
       

% n; h5 r0 B3 `, M" |* l- r# w注:
$ r2 E1 O7 \% }& k+ ]6 m0 h7 Z    承天:该馆顶部月牙状装饰,为承汉建章宫前捧露盘仙人持盘承接天露之创意,用在此以喻图书馆承接知识天露之意。
2 A! r* _1 T0 G* V      六爻九五:《周易》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在卦象中为一长横“—”;偶数为阴,在卦象中用两短横“--”表示。长横读为九,短横读为六。因此六道高坡就像向下竖排的六道长横,即《易经》中的乾卦。古人认为,在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权威,居中并最高,称之为“九五之尊”。“九五”也是乾卦中最好的卦象,爻辞为“飞龙在天”。隋朝宇文恺规划大兴(即长安)城时,以长安自北向南有六道高坡,像《易经》之六道阳爻,故称长安为六爻之地。长安路十字处,正是自北向南的第五道高坡,故称九五之地。+ F5 h/ }8 B* r3 f
      《玄都观桃花》诗:唐永贞年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柳宗元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以恩召还”。 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感于时事,写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玄都观桃花》诗。诗中诗人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因此不久又遭贬谪。12年后,刘禹锡又被召回,再游玄都观,又已物是人非,因又写下了“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精神情操。
; B2 G' m9 t( m2 M* Q9 d$ E      兰台石渠:是康有为对当时陕西图书馆的誉称。西汉萧何筑长安城时,在未央宫侧建石渠、天禄二阁,用以收藏从秦宫中收缴的策令、典籍。武帝时又置兰台令史,掌管典籍文献,因此,石渠、天禄即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兰台也被用作图书馆或档案馆的代称。石渠、天禄阁遗址,在汉城未央宫遗址东侧,民国时在此建天禄小学,今犹存。
, k' |# E& ]  K$ x3 _      两湖句:两湖,即当时的湖南、湖北;闽,即福建;黑,即黑龙江;奉,奉天,即沈阳;直,即直隶,当时的河北,指今之天津;江南,当时的江宁省,今之江苏。湖南、湖北、福建三省图书馆建于1904年;黑龙江省图书馆建于1906年;沈阳、天津图书馆建于1907年,成于1908年;江南图书馆建于1907年,成于1910年;陕西图书馆建于1907年,成于1909年。俱为我国省级图书馆先驱。
5 T7 `/ w5 s( s      光绪丁未: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宣统元年即1909年。. R6 U4 R# x% H9 Y3 @( U: B) s/ X
      梁府街:即今北大街青年路东段,与北大街相接。
发表于 2011-7-27 14: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楼主古体休养很深,有空去图书馆看看
发表于 2011-7-27 15: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叙述到位,有空就去看看。
发表于 2011-7-27 16: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欣赏佳作 !8 _. w( K1 L8 R2 k& u8 ]( B
有读宋文的感觉!
发表于 2011-7-27 2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北山人 于 2011-7-27 20:39 编辑 % u" t& S0 E8 p7 o) E- j! H( e; i

: h  H; b$ z/ c/ w弟算得上是厚积薄发也,一发而不可收拾.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3: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见笑了{:soso_e128:}
发表于 2011-7-29 1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此赋以给异域之客导游为线索引入主题,引经据典,详尽介绍了图书馆之历史渊源,地理之风貌特色,藏书之典籍内涵,自然流畅,脉络清晰,大气磅薄,给人以泄千里之顺达。可见作家之文字深厚,功力非凡,技巧娴熟,用词典雅,精巧细致,风格独特,让人过目难忘,超赞!{:soso_e192:} {:soso_e179:} {:soso_e163:} {:soso_e163:} {:soso_e16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22: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箫声琴韵 于 2011-7-29 22:35 编辑
) z+ d9 C# S9 ^* g7 [! h: I+ @; h5 q  l- F0 W
不敢当,互相交流,互相学习。3 q9 D4 [  V7 D' |3 e7 S
  T- P7 E, }' E9 X7 H1 E9 N
多想成为你杯中的那一抹淡绿. f, b# g1 `+ @* D1 U8 \
每天轻吻那满溢芬芳的甘甜.  p  T9 I  s2 ~1 t) P

5 Z+ w6 I+ i. z: U多想变作你唇边的那一缕烟岚,   K. N4 ]+ c/ M# \( \
围绕你,为你把阴霾驱散

. I0 e( [! n( E0 {  l% Z4 |4 Y
+ R, Y7 t, p% b这两句诗是我个人认为论坛上最美的诗句。不说茶,而说“一抹淡绿”;不说烟味,而说“一缕烟岚”。真的让人匪夷所思,而又不得不叫好。虽然仔细推敲一下会发现有些瑕疵,但瑕疵早已被诗的灵光掩盖的让人不去在意。好!
发表于 2011-8-1 1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厉害,西安的人到底是文化底蕴深厚呀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至少有半个是陇县人,基础都是在陇县时练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6-2 04:24 , Processed in 0.0485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