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6|回复: 5

[陇县新闻] 段家峡水库加坝与世界反水坝运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3 2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宝鸡日报5月 8日消息获悉,作为《六盘山片区宝鸡市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规划》的补充规划项目,段家峡加坝扩容工程年内将列入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规划。渭北旱腰带段家峡加坝扩容工程,将对位于陇县曹家湾镇的段家峡水库大坝进行加高扩容,大坝高度将由目前43m加高后到79.6米。这则消息是陇县人民的福音吗???; s5 i" W! T+ |8 d- l( ~
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世界反水坝运动的情况:在人类的筑坝历史上,大型水坝的建设,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和进步的象征。但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诞生,在经历了对大坝的顶礼膜拜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终于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大坝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放弃修建大坝是解决水资源问题惟一方法的概念。* E* P" e* L/ S+ m6 H5 G. {7 w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大坝的国家。科罗拉多河上雄伟的胡佛大坝,不仅开了世界大型水坝之先河,也成了美国大坝一个鲜明的符号。但美国也是最早开始拆除水坝行动的国家。1994年,美国开垦局宣称:“美国的水库时代已经结束了!” 2001年10月,威斯康星州的巴拉博河上的一系列水坝被拆除,115公里长的河流得以恢复本来面目。这是美国历史上使河水重新恢复自由流淌的最长的一段河段。2001年,美国联邦法院裁决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在斯内克河上的4座水坝的运行违反了《净水条例》。在执行这一裁决中,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将花费数百万美元改造水坝及保护华盛顿州东部的濒危鲑鱼。按照该师团考虑的方案:大坝附近的土工建筑物将被拆除,大坝不再使用,让华盛顿州东部225公里的斯内克河恢复自然流动状态。这4座水坝是美国迄今拟拆的最大的水坝。
5 [- ~: T+ r7 Y: W/ c3 H除美国以外,拆坝运动在世界上的其它许多国家也正此起彼伏。 与美国毗邻的加拿大仅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有超过2000座的水坝,其中大约有300座已失去原有的功能,或只有微小的效益,但却造成很大的环境生态问题。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2000年2月28日宣布拆除建成于1956年的希尔多西亚水坝,并和水坝所有者达成一项恢复这条河流生机的协议。+ ^# j0 I9 j" O" y, \
泰国目前的拆坝运动表现为一种很特殊的方式。不是立即拆除所有硬件,而是完全开放水闸,放弃水坝的设计功能,让河水和鱼儿自由流动,尽量恢复河流的自然生境。
/ t; {7 c9 R8 m4 i/ ~- h( y, l在非洲:2001年10月,加纳政府宣布搁置伏尔塔河上的布尔水坝工程。因为该工程将会淹没部分国家公园的土地,破坏河马的栖息地,并影响数千人的生活。在乌干达的维多利亚尼罗河上,富有争议性的布扎加里水库被制止,拯救了世界著名的布扎加里瀑布。
( p$ E! u+ a# l7 b; S: ~在欧洲:欧洲对数以千计的50年代以前兴建的水库执照都要求进行重新审核。法国曾因大坝的影响,造成多尔多涅河、赛纳河等5条河流中鲑鱼的绝迹,现在已为恢复鲑鱼的栖息地、复苏渔业及解决严重的淤沙等问题而开始了拆坝行动。
2 b* @! W" z0 s2 A3 G; k$ _+ m9 `在亚洲:日本:2000年10月新上任的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下令冻结8处计划兴建中的水库,并于2001年2月发表“摆脱水库宣言”。2001年6月21日国土交通省发表了一份关于公共事业改革的文件,提出“冻结有关大型水库工程建设计划的新的勘测项目”。据2002年8月1日的《朝日新闻》报道,已面临计划终止的水库有92座。此外,政府对九州熊本县荒濑水库报废的决定,被称为是对“河道水泥化政策”的一次突破。 韩国:2000年6月5日,当时的总统金大中宣布,为了保护东江河域的生态系统和20种濒危的生物以及首次发现的7种动植物,政府正在取消江原道的永越水坝工程计划,并将把东江河域设计成一个“对自然友善的文化与观光区”,为当地居民开创新的工作与其它经济效益。# X8 x1 h3 A; e" ^' @; J4 f; j7 t
人们在拆除这些水坝的时候,确实也没有忘记水坝在发电、灌溉、防洪、航运、供水以及旅游等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但也许没有什么东西比水坝更像一把双刃剑,在享受它带来的一些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它给我们的自然和社会带来的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当人们谈到水坝的利益时,往往并没有把所失与所得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比较与权衡。
9 C" X1 g9 R' H) B+ }0 H5 B4 T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耗资上千万美元、历时两年、经最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之后,世界水坝委员会所作出的结论。这些结论集中反映于长达400页的报告《水坝与发展——新的决策框架》中,其中最重要的也许是这样一句话:“水坝对人类发展贡献重大,效益显著;然而,很多情况下,为确保从水坝获取这些利益而付出了不可接受的,而通常是不必要的代价,特别是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代价。以‘一个群体之所得,抵另一个群体之所失’的资产负债表式的方法来评估,水坝的成本和收益是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在各界都已承诺保护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1 y. _7 j. j% x( t
假如让19世纪的人们再从空中来俯瞰大地,他们一定会为20世纪的人们“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而瞠目结舌:世界上已几乎没有不被水坝箍起来的江河流域了。 世界上的许多河流都变成了水库搭起来的台阶,河流的自然径流模式和正常的地质作用过程被彻底改变;它淹没大片的良田、森林、乡村和城镇;它诱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它造成下游的河道、湿地干涸,以及三角洲和海岸线的退缩;由于工程隐患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大坝溃坝造成大量生命和财产损失;它引起河水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并导致水质的退化和毒化;它使大量的水在面积庞大的水库中被蒸发掉,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损耗;被淹没的森林、土壤和其它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从而产生温室效应;它破坏了河流流域、河口和近海地区的自然生境和原始生态系统,从而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它破坏或淹没了许多自然的、文化的景观资源和遗产;它造成诸如钉螺、蚊子等疾病传播媒介滋生的有利环境,从而导致血吸虫病、疟疾等疾病的高发和蔓延;它造成大量的移民,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不断追加的巨额投资、相互矛盾的使用功能、高昂的综合代价等等因素,更使大坝的效益常常成为一个神话。
6 w8 B: _9 f' [$ U诚恳的希望我们各级领导在做出这一重大决策时,能够了解世界潮流与趋势,河流是几千年自然形成的,天然河流世世代代与人类和谐相处,世界潮流是在拆坝,我们为何还要把现在的坝加高呢,也许领导的初衷是好的,但段家峡水库加坝的决策希望再认真论证论证,要让这一重大决策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啊!!!
& `; g. ]. x0 D5 W  P5 C( g$ q9 o1 r' n
提出段家峡水库增扩容的方案不知道是哪位专家,希望他能多了解一下黄万里教授。黄万里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之子,蜚声中外的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早年在唐山交通大学学习,有深厚的数学和力学功底。1932 年毕业以后,任浙赣铁路见习工程师。1931 年和1933 年长江、黄河的大水灾,促使他改行立志,学水利,治黄河,救国救民。在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爱沃华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水利工程的科目,更潜心研读有关的水文、气象和地理等学科。1935 年和1936 年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37 年回国后,任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工程师,四川省水利局工程师,涪江航道工程处处长,从底层的实际工作做起。1947 年,担任甘肃省水利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又兼任水利部河5 i& |+ {0 f% a0 r* B. Z: F
西勘测设计总队队长,主持陇西农田水利工程。1948 年应邀去东北解放区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全国解放以后,到唐山铁道学院任教。1953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方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担任教授。1957 年,他力陈黄河泥沙问题的严重性,批评苏联专家建议的三门峡水库规划是错误的。指出建库后泥沙淤积将使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两岸大量耕地淤没,居民将被迫迁移,三门峡水库不可以修建。1964 年,三门峡水库因泥沙淤积严重而讨论工程改建时,他不顾自己仍然戴着“右派”帽子,积极提出改建意见。当然,他的见解有的不无道理,有的也确有值得商榷之处。鲁迅说过,“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但是,一个完善的社会应当有充分的大度和包容。数十年来,黄万里先生所经历的坎坷磨难,所遭遇的升降沉浮,在我国知识界中是十分少见的。但是,不论在甚么情况下,他对学术的严谨和认真态度,对民众父老、对国家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始终没有改变。在他还戴着“右派”帽子的时候,毅然勇敢地站出来,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文化大**中,他一边接受批判和劳动改造,一边却在研究和草拟他的“治理黄河方略”。改革开放以后,他怀着极大的喜悦和高昂的热情,培养研究生,为青年教师讲课,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他常常感激国家给予他这么高的工资,而自责未能对国家做出多少贡献。为了水利系的课程设置,他多次找有关同志,提出应当开设“治河工程学”的建议。1998 年长江大洪水以后,他更倍感焦急,责备自己过去教学方面的缺陷,主动要求重上讲台,为研究生和教师讲授治河原理课程。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坚信真理必将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总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敢于坚持真理;为人胸怀坦荡,处事光明磊落;对晚辈关怀爱护,真诚平等相待。
# H4 o. C. C  p& G* h1 v" }  l+ e3 {如果今天我们专家学者中多一些黄万里教授,就避免很多工程技术设计规划中的缺陷。9 }4 w, M2 C0 D. W1 j- x: w
现在的段家峡水库已经建成40年了,按水库寿命50年计算,它已经步入老年,对这个老病水库加高扩容,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到底值不值得?先了解一下比他早几年建成的埃及阿斯旺高坝吧。
! t3 P8 E+ w" |; I! a2 o埃及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阿斯旺大坝1960年破土动工,五年后大坝合龙,1967年阿斯旺(Aswan)大坝工程正式完工。这个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一百一十二米、长五公里,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内形成了一个长六百五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 / A8 W) R+ j6 c- K& t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大坝建成后20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埃及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阿斯旺大坝兴建时,人们对大坝的认识还是片面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陆续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当中,有些是设计时预料到、但无法避免或无力解决的;有些则是有所预料、但对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还有些问题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要精确地预测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在兴建大坝前,要判断大坝工程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目前很多国家的公众舆论和学者专家们往往对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持反对或谨慎的态度。
$ f+ [% J6 l% N, j8 Z! c3 l2 d* B2 R
发表于 2012-5-23 23: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此帖很好,已经加精,楼主的专业知识得以充分展现。希望领导们不要在搞三拍工程。
发表于 2012-5-24 07: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楼主上面说的没有错!对于大江大河上建坝确实造成的问题很多,比如航道淤积,水流不畅,污染等等。
8 [+ Z% |7 z6 f: \2 i但不可教条,任何事情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对于陇州这个干旱的地方,段家峡这样的水库应该对改善生态环境有好处。
" t, p  F" K/ M我2010年5月首次去段家峡水库,还有一篇游记,今年4月又去一次。对于段家峡水库,我还是蛮有感情,那毕竟是陇州的父兄们辛苦十年建成的。0 c' M' Q: G5 c2 O
但客观的说,段家峡水库虽然是哪个战天斗地的年代花费全县人力财力建成的,但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小的多,是一个很小的水库,没有多少库容。而且上游水源也不大,更不存在大江大河建坝杜塞河道,相反对改变环境是有好处的。
6 N- T7 n# e. n5 m: s1 p! v加高坝体增加库容,对于浇灌陇县下游土地和保证三极城市的用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有就是,现在是国家投资,机械作业,再也不用架子车上阵了。9 h$ Y1 G9 A& f9 O3 D
退一步说,既是整个段家峡以后被淤积平废弃,也会在山涧造出一片平地,对陇县这个山区生态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u: }+ J, |1 L7 H. `* E5 ]

% k, a2 v& F) N# A2 E
发表于 2012-7-19 16: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修建水库.破坏生态.这是不容置疑的
发表于 2012-7-24 23: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关我屁事  呵呵呵
发表于 2012-7-25 1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这事要谨慎为好,三门峡,三峡的建成到今远没当初想象的好!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5-1 07:40 , Processed in 0.0644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