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陇州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43|回复: 18

[散文] 忙 里 杂 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2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泉奔流 于 2012-7-15 08:21 编辑 / |5 T( ~* e  n$ |' f

! b  N6 k0 }! [& A2 ?2 ^" e1 X                                忙 里 杂 谈* O, a8 T, t/ a% w7 R
                                 梁存仓
4 J7 f3 w4 x% U0 x) j! h- E5 M, i    家乡人把夏收时节称作“忙里”,不知是从啥时叫起的,至今还这么叫。好一个“忙”字得了!夏收开始前的一个月,乡下人都忙乎起来了。为了这个“忙里”,就得提早动手准备杈把、扫帚、绳索、篷布、镰刃、磨刀石、麦袋子、盘麦场,修车子,就像准备一场战役。是的,这就是一场战役,是一场紧张、繁忙、龙口夺食的夏收战役。凡是参加过夏收的人们都有亲切的感受,本人参加夏收已有30多年历史了,可以说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了。改革开放前是参加集体夏收,改革开放以后是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夏收,虽然说自家的麦田只有三四亩,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种多种少工序一道都不能少,还得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往过磨,等到把麦装进包里,搞得你筋疲力尽。谁人不言夏收苦,他就不是过来人。别的不想多说,就说自己的身临其境的收割之忙吧。3 O' j0 G. u. V1 O" b7 Z7 q& k
        从布谷鸟叫起,农民的心就开始紧张起来了。眼望一片金黄色的海浪使你有喜有愁,喜的是丰收的果实成熟了,马上就要收获;愁的是怎样才能把它收回来。机械化已经开始多年了,收割机每天在门前等候收割,三四亩麦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功夫就收完了。可是,咱就沾不上这机械化的光,几亩责任田都在山上,收割机上不去,即使能上去,这山坡架板地拖尖溜胯、转弯抹角,现代化还排不上用场,只能沿袭老祖先的做法: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镰一镰收黄天。  @) p& V& D' X; B1 T3 @: \
        麦把式说割麦要有窍道,我看这窍道就是能顶住太阳。怕热,怕累,窍再大也不管用。先说说这割麦的架势,两腿蹲马步,左手虎口转向地面抓麦秆,持镰刀的右手把抓在手里的麦秆一镰一镰往下割。割一镰刀挪一步,这样不停地重复着。割麦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拧麦楆,拧麦楆也有技巧,先割一撮长得比较高、麦头一样齐的麦分作两半,麦脖子交叉放在左手上,右手抓住麦脖子顺时针拧上一圈放在脚下,然后就挥镰一把一把收割。麦把式割一捆麦只需3--5分钟时间,只起一次腰。捆麦也很讲究,割下的麦子要与麦楆上的麦穗朝一个方向整齐摆放,不许有一根倒穗,割足一捆时,就放下镰刀起身捆麦。捆麦时左脚与麦穗处在同一方向,然后弯腰两手同时抓麦楆,左手抓麦楆时是拇指着地,右手抓麦楆时是四指着地,左手握着的麦楆处于上手(与麦穗同向),两手抓起麦楆用力拉紧后形成交叉点,左手压住交叉点,右手松开后从左手腕下伸过去抓麦楆顺着左手抓着的麦楆拧一圈,然后虎口向下将左手握着的麦楆压在右手麦楆之下,这样交替进行两次就捆好了。其动作一招一式都很娴熟、利落、带劲;麦捆大小基本一样、麦头齐刷刷朝一个方向摆放着,麦捆的楆把一律朝麦根的方向指着,十分规范,充分体现出一位老农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9 q5 i1 D! e6 m: K/ w- _# Z) ^
        割麦要有超长的耐力,眼望着一大片金光闪闪的麦田,不能急躁、不要想着一口气把麦子撂倒,要做好吃大苦、耐大劳、顶烈日、抗酷暑的思想准备。一位成熟的庄稼汉,每到夏收季节,就像一位出色的将军遇到战争那样兴奋,那样激情澎湃。平时精打细算,舍不得花一分钱的农民,到了夏收时节也显得十分慷慨。除了提前购置、修理农器之外,对吃的、喝的也准备得十分充足。首先要准备加工一个多月的白面、玉米大糁、小米,还要购买大米、啤酒、饮料、香烟、茶叶、白糖和蔬菜等生活用品。整个农村、户户农家为了夏收从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都很到位。在麦子成熟的那一刻,漫山遍野茫茫麦田里人头颤动,纷纷投入到龙口夺食的火热战场。
' ?6 \' Q3 B5 O+ T4 j) Z9 s        你看麦田的哪些老农们,面对着直插头顶的太阳光芒,就像一位久经杀场的老兵面对迎面捅来的刺刀那样英勇无畏,果断亮剑。站在麦田里,就是一位冲锋陷阵的神兵,他的神态是那样的镇定自若,那样的不急不躁,挥舞起镰刀是那样的果断有力。一亩麦田667平方米,一平方米在老农的手下也就是3--5镰,一亩麦割完就得2---3000多镰,两三千次的拼杀谈何容易,没有顽强的毅力,强壮的身体,别看这二斤来重的镰刀也抡不了多少次,就得歇息。老农们总是那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搏杀。在他的心中早就把这块成熟的麦田分割成许多小块,地块再大一绺一绺割,割一绺就会少一绺,何愁割不完呢?就这样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着火爆的烈日,挥舞着镰刀,不紧不慢在麦浪中劳作。从太阳还未上山一直奋战到太阳下山,才准备着收镰歇息。麦田里留下一排排沉甸甸的麦捆,一天的劳累、汗水都藏进丰收的果实里,脸上仍然充满着胜利的喜悦。0 |, s. ~7 n- j7 P
        割完麦并不算一天的收割任务全部完成了,还要对麦田里的麦捆垛起来,以防被雨淋湿糟蹋。过去大集体时农业发展的口号是“以粮为纲”,那时候沟沟岔岔、漫山遍岭都种麦,广种薄收,有“种一鞋打一袜子”之说,亩产量最多是200来斤。小麦品种也十分单调,最普遍的麦种就是“陕农一号”和“陕农二号”。夏收期间分工比较细,麻鞋底换糖----各管一行。专门有人负责把零散的麦捆用手提在一块的,专门负责摞垛的。自从包产到户以后,割麦、摞麦全部是自己的活。摞麦垛也是夏收期间的一项技术活,把式摞下的麦垛风吹不倒,雨淋不透。麦垛的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有“狗钻洞”、“三条腿”和“四条腿”之分,“三条腿”最为普遍。细心观察体验之后,确实有点窍道。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打好基础,摞麦更不例外。特别在半山地摞麦时首先要选择避风、避水的地方;其次要选择麦捆较大的三捆麦做为三条腿,支腿时要按三角形用劲把三捆麦稳稳当当蹲在地上,然后把麦头按在一起用力靠实,用脚分别踩一下每条腿的根部,这样就构成三条腿的中心支架;第三道工序就是围绕中心支架进一步强化基础,要给每一条腿的两侧再贴上两捆麦,麦根斜撑、麦头靠紧。这样以来每条腿就有三捆麦做支架了,基础基本稳固了,但是还不利于第二层麦捆的自然落座,还得给每条腿外围中部再增加一捆麦,使麦垛的每一条腿具有四捆麦作支撑,麦垛的基础就打好了。有了稳健的基础,第二层直到第四层就很好摆放,每一条腿上每一层只摞一捆麦,上摞时要把麦秆用手分开,护住下面一层的麦穗,最后一层要格外当心,要挑拣麦捆较小三捆麦放在上层,为防止顶层下滑,有的人还将顶层的三捆麦用麦秆串联起来,三捆麦头紧紧对接形成伞状。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戴帽子,选择麦帽子的那捆麦一定要大一些,扎捆时既可以捆绑麦头,也可以捆绑麦秆根部。不论是捆绑根部还是捆绑麦头一定要用力捆紧,捆好后先从麦捆中间把麦秆分成两半,戴在麦垛顶上,然后一把一把均匀分开麦秆覆盖住顶层麦穗,将麦帽子用力压实,将麦帽子的麦秆轻轻拍打一圈,一个“三条腿”的麦垛就摞好了。这时候才放心回家,完成割麦的一个日程。; U) T9 e/ k- F6 o2 P/ q
        从走进麦田到回家路上,确实是忙得你没有喘息的机会。正在收割期间,要是遇到雷雨突然发作,你就得像疯了一样放下镰刀,拼命把麦捆摞起来。否则,割倒的麦子就会被雨淋湿,若遇到连天阴雨天气麦子就会生芽、变质,一年的期盼就好比呱呱牛犁地-----白受苦。
, @( P- M, n; ?" H2 e& T: ^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这个喜忧交加的忙里啊,总算熬到了尽头!今年的夏收,对于半山区的部分农村家庭来说,总算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愁闷历史。一台台来自四川等地的履带式小型收割机开上了山,给村民们带来了万般惊喜。它的履带是橡胶的,与柏油路、水泥路、山路都能友好接触,互不伤害;它的转向灵敏,原地能旋转360度、能进能退、比牛还灵活;收割作业不论田块大小、还是麦子倒伏都能适应。夏收前,还想继续拼一下,看到这家伙开进麦田里灵活自如,如此威风,如此神奇,一亩麦子一会儿工夫就收割的干干净净,麦子自动装进了袋子,麦秆整整齐齐摆放在麦田里。就毫不犹豫的放下了镰刀,享受着现代化夏收的快乐。好一个“忙里”啊,就这样轻松愉快的结束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忙里”这个愁人的乡音将会逐渐地消失在隆隆的机器声中。
) c& f  ^) C( K1 `& r
发表于 2012-7-3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看楼主的文章,好像又过了一回夏收
发表于 2012-7-3 22: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好文章!写的很细腻,只有庄稼把式才写得出!
发表于 2012-7-4 07: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好一个“忙里”写的特带劲!
发表于 2012-7-4 09: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soso_e1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老顽童 发表于 2012-7-3 21:46
# G' O" o0 X( c1 e& t; r  C看楼主的文章,好像又过了一回夏收
* [1 @& ~/ d% T0 w8 I
是的,又熬过了一个轻松的夏收。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1: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sdan 发表于 2012-7-3 22:30 # x' ^# ^9 k, ]
好文章!写的很细腻,只有庄稼把式才写得出!
% W* Y$ i2 E# x: t: f
谢谢鼓励!这是本人的亲身感受,也算得上一个庄稼把式,庄稼活样样难不住咱。

点评

30年前这些都经历过,我割草,割柴,割麦子都很在行。现在只能看不能干了。  发表于 2012-7-5 10:03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本帖最后由 山泉奔流 于 2012-7-4 22:18 编辑
, V: {% m& t( L
牛心山 发表于 2012-7-4 07:34 1 i8 \1 d* q. t
好一个“忙里”写的特带劲!

: j# f! ]  i8 b% t1 y+ X) S  p0 K, c2 l9 g& S3 ~
谢谢!咱们山区的农民太苦了,这只是忙里的一个片段。还有小麦的运输、碾打、晾晒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忙”字。据我所知,在山区的一些村子,从山上往回拉麦,在极其危险的山路上,有不少人丧了命,腰残、退残的也为数不少。每年夏收过后,身体再健壮的小伙子身上要退一层皮,身体稍差的形容憔悴、面黄肌瘦,就要住院疗养。一天早上五点多种起床,一直要忙到深夜11点左右,一天要连续工作15--6个小时,忙里确实是名不虚传。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没落づ温柔雨 发表于 2012-7-4 09:50
9 h- h% W2 C- K0 \* Y# l
不知这位网友是否经历过夏收,是否品尝过这场夺命之苦?
发表于 2012-7-5 0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山泉奔流 发表于 2012-7-4 22:14
* Y' Z5 U3 L2 C5 I不知这位网友是否经历过夏收,是否品尝过这场夺命之苦?

8 X) ~. k/ q: X3 X很遗憾没有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没落づ温柔雨 发表于 2012-7-5 09:15
" k9 r- R* M. I! m很遗憾没有过
' l+ C3 i, v! }7 k
这是人生的经历,各人的经历有所不同,知道夏收的艰难就行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那种原始的夏收实在是太苦了,人类在不断地进步,应该早点结束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1: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山泉奔流 发表于 2012-7-4 21:45
; M  P  D; P! b; {# Q谢谢鼓励!这是本人的亲身感受,也算得上一个庄稼把式,庄稼活样样难不住咱。
2 c8 d; F4 E9 c2 U: _' _
岁月不饶人啊,干这种活完全出于无奈,太残酷了。象80年代初,农村刚刚包产到户,饱尝饥荒痛苦的农民们分到土地以后,激情似火,爱地如命,盼到夏收,那种狂热劲难以形容,为了夺取夏粮,拼命劳作,夏收之后,个个形容憔悴,象得了一场大病,这些场面都是咱们亲眼看的。
发表于 2012-7-5 17: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山泉奔流 发表于 2012-7-5 11:24 7 U5 `  _0 x0 W8 W
这是人生的经历,各人的经历有所不同,知道夏收的艰难就行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那种原始的夏收实在是太苦 ...

( j) b' G2 M# P7 P# `如若哪天真的结束了这种收货方式,也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了
发表于 2012-7-5 22: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向麦客学习他们的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4: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州在线
没落づ温柔雨 发表于 2012-7-5 17:42
$ |" s7 b# e' Q8 R8 |  B# _如若哪天真的结束了这种收货方式,也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了
! A# y8 ~, ]0 P# F( |6 ~
也可以这么说,只有经历过得事情,才能写得深刻,没有经历过得事情,完全要靠作者的想象,想象力再丰富的作者只能做到心游其境,却难做到身临其境。

点评

真情实感,这样的散文才能感动人!  发表于 2012-7-9 20: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5-4 19:41 , Processed in 2.0549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