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生前薄誉满天下,死后家事总不宁 (2012-11-14 08:46:14)转载▼标签: 冰心波士顿吴文藻林徽因徐志摩杂谈 分类: 转贴
, ~. b' m- E* M3 _
: H- i2 |4 C1 a: s% p冰心与吴文藻5 n" W+ p! L% z, n; [$ i8 a2 c
" V% `4 I$ c7 t: G \: H- ^* ^
0 r+ D; L+ W& `
7 B( h8 @, G2 Z林徽因与冰心9 E. F6 M% W2 }/ u
6 I+ q& w9 O0 ]/ k7 N. | 纪念碑上被油漆“教子无方、枉为人表”
2 S" V3 l1 | V0 Q
' e8 e$ p5 g& U9 M 作家冰心,一位真诚、善良、充满爱的老人
% N. P' j# Q% H7 [2 z0 D6 }( {8 P4 j5 i* j- p# ]- C4 v
在一片苍松翠柏中,雕刻有头像的雪白的纪念碑上,用红色油漆写的“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几个大字,十分刺目。! r* i+ ]! `7 c/ c* U; p* E2 k! u
% y0 ^5 G6 Y8 F: |* r2 q
碑文上面写的名字是“吴文藻、谢婉莹”。谢婉莹就是大家熟悉的作家冰心,一位真诚、善良、充满爱的老人。6 u2 w3 o# k& ~6 a" C% @7 b! P
: a1 X0 _3 z0 {6 P5 o* {- g: s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冰心对无数人产生着重要影响,她的作品被选入教材,被一代代人传诵着,她的《小桔灯》、《寄小读者》不知温暖了多少人的心,也点亮了我们心中的那点希望。9 v {0 P$ X1 m8 B. S1 e' Z
) s K) {' n# |; V 可是身为大作家,冰心也有着诸多遗憾,而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处理家事,以至孙子吴山有泼红墨于墓之举,遂让全天下人看了笑话,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吴山此举,这得有多大的恨,多大的怨才有作出这样的行为来?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关于冰心的那些事儿,真正的揭开冰心家事之谜。7 A5 B( N& E9 z+ ^) R3 `- i5 T8 \- Q
7 v( v) Q$ K" ?
冰心VS吴文藻之相识:没有早一步,亦没有晚一步6 l9 M& e+ A8 p$ E K2 @1 t$ J% a4 |
+ t3 Q" v8 Z3 G. J$ O 心以“静如止水,穆若秋风”而惹人驻足
- T% S, a& ]- H9 v" x" s+ ]
3 `& ?3 G# J0 i4 G) U- T 1923年8月17日,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从上海启程开往美国西岸西雅图的“约克逊号”邮轮,徐徐驶出了黄浦江。邮轮上的头等舱位都被中国留学生占满了,这其中就有23岁的冰心。
5 G0 y' T" F0 R0 g9 L% o& k, M z% \- E7 q6 u( p% p
1923年8月18日,第一天上邮轮的新鲜劲已经过了,冰心突然想起一件同学吴搂梅所托之事来。“她写信让我在这次船上找她的弟弟、清华学生——吴卓。我到船上的第二天,就请我的同学许地山去找吴卓,结果他把吴文藻带来了。问起名字才知道找错了人!那时我们几个燕大的同学正在玩丢沙袋的游戏,就也请他加入。以后就倚在船栏上看海闲谈。我问他到美国想学什么?他说想学社会学。他也问我,我说我自然想学文学,想选修一些英国十九世纪诗人的功课。他就列举几本著名的英美评论家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问我看过没有?我却都没有看过。一直以来,品貌双全的冰心身边从不缺追求者,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冰心就以“静如止水,穆若秋风”而惹人驻足。两个星期的游轮生活也不例外,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大学,冰心一下子收到很多的来信,信的内容像经过集体商议似的,除了表示好感希望多交往,就是说在船上认识你非常荣幸。但这个时候,惟独有一个人没给她写信,这个人就是吴文藻。他只礼貌性地写了张明信片给冰心,冰心面对着一大堆热情的信件和一张简短的明信片,当即觉得?吴文藻这个人真特别。而冰心也是个喜欢反其道而行的人,所以,当时给她写信的人她都用了明信片回复,偏偏只有这个写明信片的人,她写了一封信给他。
) N9 H, a$ B! Q4 P6 m% Z2 `4 d0 v1 z+ X% w
冰心VS吴文藻之相知:爱情在左,同情在右
2 `" `& ^1 y6 f% r; h. I2 ^/ X2 f
% u0 f: {# k2 l+ b3 D& I 冰心是从心底开始一点点喜欢并接受这个男人了
/ D1 a+ N, b, q1 m$ }, ~. o/ t5 J7 X6 o# _7 c1 X& L7 }+ r
波士顿与新罕布什尔州相隔很远,大概要乘七八个小时的火车,两人少有见面的机会,只是常有书信往来。在这个时候,冰心肺气枝扩大病复发,住进了沙穰疗养院。异国他乡,病有多痛冰心的情绪就有多低落。虽然期间威尔斯利大学的老师和中美同学以及在波士顿的男同学们都常来看她,冰心觉得无以安慰。* R \, j' m7 ]. g1 F# w% g p% x' V
* r& h+ i5 a4 A: R' t R$ j/ ^
或许真的该相信冥冥中有心灵感应,那年的圣诞节,吴文藻想趁放年假的机会好好游览一下纽约,当他路过波士顿时停留了下来,本想和冰心有个喜悦的重逢,可是却意外地听到了她生病住院的消息,不容多想,他与顾一樵等几位朋友专程赶到了疗养院。病床上的冰心看上去花容黯淡,和邮轮上那个俏丽的女子截然不同。病从心生,吴文藻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跟她专门讲了要跟医生配合,要按时吃药什么的话,这样的话换了别人说,冰心大概会觉得平常,但是吴文藻不是在波士顿,而是路过波士顿专程来看她说的这番话,这就有了意味深长的味道。从某种角度说,冰心是从心底开始一点点喜欢并接受这个男人了。6 e7 p; c1 [8 u* R) v/ A3 [( N
. j2 ]& c+ E: X5 o( V 3月28日,《琵琶记》在波士顿美术剧院公演了,尽管吴文藻已经明确表示不能前来观看,但冰心还是希望有奇迹发生,希望吴文藻能像自己生病的时候那样,突然意外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舞台之上,她数次向台下张望寻找,当绝望要逼出眼泪之时,冰心在看台里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说不来还是来了,说到底是不忍伤她的心,冰心的惊喜无言以喻。: V8 D8 {% F l0 J5 G' Q- I* y
4 l) Z+ V1 a* G
冰心VS吴文藻相守:死生契阔,与子成说9 u8 d3 ^4 U% V# _/ R# Q3 b
/ v! l" ? ^/ [9 C N- } 天生一对地设一双。这一年,冰心29岁,吴文藻28岁3 i) a# u0 B# T* E a* u/ ~
, {6 F! R% e, A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冰心与吴文藻有相遇相知的缘,却不懂得怎样去把握,延续这段缘,他们缺少的是相守。机会是为有情人而准备的,这一年的暑假,一次意外的相遇,让他们的爱之繁花瞬间如火如荼。! ~5 t. ]6 @1 z# d( E& F7 q
9 `; p3 ^- W8 x2 ]2 J# O3 p 当时,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规定,学生除了掌握本国的语言外,还必须掌握两门外语才能毕业,冰心选修了法语。于是1925年的夏天,在绮色佳的康奈尔大学暑假学校法语补习班上,冰心看见了同样在选修法语的吴文藻。四目相对,会心微笑,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是你的躲也躲不过”吧。; y8 e5 H% e( O+ x0 I0 `
7 Q2 d1 ^, A9 U$ D
夏天的绮色佳是一个桃红柳绿的世界,最适合生长蓬蓬勃勃的爱情。这一次,吴文藻和冰心再也不想错过了。在风景如画的刻尤佳湖上,一天,他们又像往常一样荡开了双桨,静静地漂在水中,但吴文藻再也无心流连这湖光山色,他欲言又止,反覆数次,最终鼓起勇气,郑重地对冰心说:"我们可不可以最亲密生活在一起。做你的终身伴侣,是我最大的心愿,当然,你不一定立即回答,请你考虑一下"。
4 k0 P( l E- E8 G/ _! I! a' z
: S: X' t) I& b) @ 这就是想象中的求爱吗?冰心只觉得自己的心从未有过的快,脸成了一朵红烧云。但是这个男人真的是好,人品好,才学好,放弃了,还到哪里去托付终生?这样思来想去一整晚,第二天,冰心坦诚跟吴文藻说:"我自己没有意见,但我不能最后决定,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最后定下来"。面对冰心认真谨慎的态度,吴文藻表示理解。
( X) X; {, q4 B( C4 b
& ^$ m. Q/ q7 ~$ x4 k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行了西式婚礼,主婚人是身着黑色长袍的校长司徒雷登。那一天,柔情荡漾的未名湖畔,新郎吴文藻身着深色西装,戴同色系玳瑁圆眼镜,温文尔雅又不失英挺帅气,被花童和伴娘拥在中间的新娘冰心则是一袭白色的曵地婚纱,头戴花冠,手执娇艳的玫瑰花束,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幸福笑意偎依在吴文藻身边。到场嘉宾无不赞他们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这一年,冰心29岁,吴文藻28岁。( r$ W' v5 Y8 }
. Z/ L ^: ^9 y n2 k8 g" u: C 冰心VS林徽因:才情相若,彼此不容- z" z' e5 a9 J- i0 F* R
% ]# w" t$ }$ c) e8 }5 b
明里暗里较劲的对象,那就是美丽又有才华的林徽因
4 l9 P5 w0 i7 t
% s L1 a% K" p4 j 说到冰心,她也有个明里暗里较劲的对象,那就是美丽又有才华的林徽因。2 t# T$ B2 C* `
+ d6 l! N4 i7 } \& q% H 冰心与林徽因在早些年曾经有过交集的。那时冰心的爱人吴文藻与林徽因的恋人梁思成是室友,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们四个曾经有过相聚,并留下一张野餐聚会的合影,但这样的相聚并没有给她们带来什么友谊。- S/ I2 i4 ]5 W+ C* ^+ k
* C% j$ ?; n# P; G s& d
林徽因聪明、心直口快又好强,很难和女性交上朋友,而心高气傲的冰心在林徽因面前,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容貌自不必说,写作方面的才情也是有目共睹。更何况,在当年还有徐志摩为林撑着。又因为与梁思成在一起,她在建筑史上也留下了一笔。由此,纵然冰心怎么努力,似乎都不能明确自己的才华高出林徽因。, V) S5 i6 V$ k( `9 `
I" {7 J `1 g9 H5 j% `
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在老北京,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影响,他们家每逢周末便有一次文化沙龙聚会,被称之为“太太客厅”。
5 ]) x4 ?) E; P8 N( S6 Y! _) [+ P: u1 @
“太太客厅”的座上宾都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人物,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胡适,而林徽因虽为人妻,那样的优雅大方也是让男人们为之心怡的。每逢聚会,几乎都以林徽因为中心,谈论文学上的问题。
4 }' Y3 c" Q* ^, V0 p; _5 \7 M' j, ^3 L( z
冰心不去参加这样的聚会,也看不惯林徽因被众人捧的局面,便写了篇《太太客厅》的小说影射林徽因。连金岳霖也说:像是30年代的少奶奶们不知亡国恨。' o5 _0 H U% d0 a
, N7 O G9 I% Q2 U6 W 林徽因看了文章,恰巧从山西回来,就把带的一瓶醋送给冰心,让其享用。看起来已是火药味实足了。
) E8 m5 R7 m" M8 {; y" ~2 B
& [2 N( b/ Q: m. ]% G/ e& b: m; l 抗战时期,流亡西南的林徽因与冰心同在昆明居住三年,曾经一度两家相隔十几分钟的路程,也从不交往。
, i. Q6 F( D. h( V7 @3 q8 G
! Z4 v9 Z- {4 e0 e2 b$ j2 j, Q 在志摩死后,冰心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5 ^, U. @' \. n% y, j7 o- A" W7 a
5 \+ U. Y% e% o% l: N. ^& D 志摩的女人,无非说的是小曼与徽因。本来志摩的死就让很多人把罪责推在林徽因身上,冰心的这番话更是让两家的后代也心存了芥蒂。后来林徽因的儿子提起冰心时,也是怨气溢于言表,在后来柯灵编选民国女作家小说经典时,也未能得到林徽因的著作,原因是丛书请了冰心做名誉主编,而林徽因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肯授予版权了。
0 } x' L0 }. E" \$ a
: m+ D( z" u% y: l, f0 J8 Z 总之,冰心与林徽因之间,相处从未友善过。不像苏青和张爱玲,两人文字相当,却相互欣赏。也许是冰心对林徽因得来的才华到底不能欣赏吧。如果不是志摩相帮,林徽因那么容易就混成诗人和小说家吗?而建筑史上的名气,也多少借了些梁思成的光。绯闻甚少的冰心,在文字上,无不是靠自己一点点努力出的。更何况,林又生得美,这一点纵是冰心如何追赶也是无奈的。两个人之所以会较着劲,也是在才情上相差无己吧,正是一个比一个高不出太多,才会处处攀比。
1 v2 k5 {) N* o0 V6 L; D8 E; y( c5 v0 T; o% P8 c4 j: @& a
有趣的是,冰心靠《寄小读者》传世后代,林徽因靠与徐志摩的绯闻被后代牢记。民国真正被大众认可的女作家则是政治问题多多,婚姻并不完满的张爱玲。" \+ D; p# P" L* Q
) ?2 \* `& Q, |0 w" T9 n+ v! X7 H
冰心VS徐志摩:声声志摩,其情几何% ^ s* `) |9 Z( d
& N3 z0 h" p8 G6 ~$ B- ` 冰心和徐志摩,总有一个人在说谎
3 v3 L7 k! q: h& \. ^" e; s
E# u% [/ U( A1 a8 Y! m' P N 据冰心1931年11月25日(也就是徐志摩去世几天后)给梁实秋先生的信上说,徐志摩生前,她对他没说过一句好话,最后一句话,徐志摩对她说:“我的心肝五脏都坏了,要到你那圣洁的地方去忏悔!”冰心对梁实秋先生说,她没说什么,她和徐志摩从来就不是朋友。+ T& G% D. d- P/ V6 v
* J8 ^, z, J W$ w
我的问题是,冰心“眼里”的徐志摩百分百靠谱吗?冰心与徐志摩两人的关系真的就像冰心向外界透露与暗示的那样吗?* R4 I, k- Z% c/ i
8 o+ w3 w, K) }* E# S
实际情形并非完全如此。1928年12月12日,徐志摩在北平(现在的北京)探望正在生病的梁启超期间,曾经到燕京大学看望过冰心。9 i1 T0 |$ D6 H# Q# j
$ n( x& Y1 Q0 @
在这方面,徐志摩比有的人坦诚得多。他在给陆小曼的信中说:“晚归路过燕京,见到冰心女士,承蒙不弃,声声志摩,颇非前此冷傲,异哉!”
9 c g' {% v4 V$ F0 p5 o
/ x6 N2 k& Y1 _! r 这也就是说,关于冰心与徐志摩两人的关系,冰心有冰心的说法,徐志摩有徐志摩的说法。他们各自的说法竟然恰恰相反。
. [/ B) ^' l" O: i5 O: [* b
C1 N5 z: [' H, f" i 冰心说她和徐志摩从来就不是朋友,徐志摩说冰心见到徐志摩时是“声声志摩”。从前冷傲的冰心竟然对徐志摩“声声志摩”,连徐志摩都感到惊讶。" }: d. k( |- ?1 {
/ _- N# [, ]3 u# [5 @- _ |% d 冰心VS张恨水:水不成冰,此恨绵绵
& R* t- V$ p- _0 c4 ^: @' Y
6 d( o& F. k. a- i/ g# T* D9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