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樵山赏花赋
荣获2012年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十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岭南胜境,首推二樵。西樵山奇峻秀丽,茂林修竹,悬崖幽洞,飞流激瀑,泉溪潭湖,神功天造。奇花异卉,山涧遍布,四季常开,春季尤甚,自古文人骚客雅集之地也,摩崖石刻,多有记述。赏花会始自明朝,历六百年而不衰,近三十年愈兴盛。
山坐南海,居珠三角之腹地,公路通达,联四围之县市,远近慕名,争相观赏,小车满道,游人塞途。
牡丹花雍容富贵,玫瑰花娇艳动人,山茶花风骨绮丽,杜鹃花花团锦簇,百花争艳,赏心悦目。公子佳人,观景赏花,人面桃花相映红;雅士才子,吟诗作赋,美景文辞自风流。
遥想先贤,临花之季,约三五良友,携醴酒美食,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去忧国忧民之虞,除功名利禄之累,晦气尽去,喜气顿生,白日赏花,夜晚赏月,把酒凌风,吟诗作赋,唱和对答,智趣交融,觅得佳作,勒石铭之,身心愉悦,不亦乐乎。
呜呼,羡先贤之雅趣,哀吾生之平庸;少湛若水1之文采,无黎二樵2之丹青;感诗文之难为,叹山水之空鸣。花会之盛,拙笔难书,感而慨之,聊以记述。
自古功名过眼云,先贤诗赋传后人
风花雪月酿诗意,山水怡情情自真
2011年11月1日
1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增城)人。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王阳明)同时讲学,各立门户。对“白沙学说”进行扬弃,成为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理学大宗,天下士子争入其门,门徒达4000多人。其学说在当时与王阳明并称为“王湛之学”。 50岁时母亲病逝,从京奉柩归葬,在家守墓三年。满服后到西樵山建书院,聚徒讲学达4年。75岁归仕,享年95岁。
2黎二樵(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名黎简,字简民,一字未裁。因喜爱广东省内东樵(罗浮山)、西樵二山之胜,故自号“二樵”。他还取东樵432峰、西樵72峰之意,把居室命名为“五百四峰堂”。黎简性情耿介,不慕名利,世人目之为狂,遂自号“狂简”。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黎简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精书法,擅长篆刻,号称“四绝”。曾在西樵山翠岩谷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