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警提示:请不要在网上传播抵毁他人名誉等违法信息。陇州在线官方唯一服务热线:QQ:80231080
注册 登录
陇州在线 返回首页

秋雨梧桐的个人空间 https://www.610327.com/?2169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诗词格律简便入门

热度 1已有 388 次阅读2011-7-16 22:18 |个人分类:转帖学习

中国诗歌从远古歌谣到《诗经》到楚辞到汉乐府到魏晋南北朝五七言而至于唐,终于逐步形成了一种讲究平仄、对仗、粘对、押韵等格律的诗体,人们叫它近体诗(以别于当时的古体),后来也被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顾名思义,就是讲究格律的诗。格律指哪些?简言之,就是:平仄、粘对、对仗、押韵,等。

  格律诗,分为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两大类。当然还有一种比较长的排律,相对而言写的少些,先可以不论。

  格律诗以两句为一联,一联中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

  律诗有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一般必须对仗。首尾两联一般不用对仗。

  一、平仄
格律诗词必讲平仄,其目的是通过平仄来使诗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音乐感。

  什么是平仄呢?

  熟悉汉语拼音的朋友,就很容易理解平仄。基本可以这么理解:汉语拼音的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是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是仄。(这里有个入声的问题,后面再说。)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错的

  每两字为一个音组,一组中平仄一致,如--||

  以两字为一组,平仄在本句中两两交错:如--||--|,||--||-

  二、粘对

  1、对

  对,就是平仄对立,平仄在一联中是对立的。

  上联对应的两字如是--,下联同样位置的两个字就要对||,反之亦然,这就是

  如:上句如是:--||--|,下句就是:||--||-。

  上句如是||---||,下句就是:--|||--。

  2、粘

  平仄在上下联相邻的两句中,是一致的,这就是

  如:上联是:--||--|,||--||-。那么,下联的出句的平仄就是:||---||。

  再如:上联是:||--||-,--|||--那么,下联的出句就是:--||--|。

  三、对仗

  对仗即修辞学中的对偶。

  什么是对偶?就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或基本相同、结构一致、意思相关的两个句字并列在一起,叫对偶。

  汉字的特点就是每个字都有独立的音形义,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汉民族又是很讲究对称美的,这一审美习惯反应到诗歌里面来,就形成了对偶。早在原始歌谣里面就有对偶的形式出现,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用了对偶,两字对。《诗经》中也有大量的对偶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汉魏南北朝诗,亦多有对偶,如迢迢牵牛星,娇娇河汉女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等。

  发展到唐代的近体诗,对偶作为一条格律固定下来。要求律诗的中二联,必须对偶(五律偶有颔联不对者,特例,可以不论)。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

  唐以前的对偶多不讲平仄,而唐以后的近体诗的对偶,必须讲平仄。

  对偶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错综对等等的讲究,不赘述。

  四、押韵

  为使诗歌琅琅上口,易诵易记,中国诗歌一开始就很注重押韵。从原始歌谣到《诗经》直到今天,押韵仍是诗歌的一个根本原则(自由诗除外)。

  押韵在对句的末字上(首句押韵除外),叫韵脚。

  格律诗押韵多押平韵。押仄韵的律、绝都有,因不占主流,故不讨论。

  韵,今人多依《平水韵》,诗词爱好者,可收藏此韵,以为参照。

  五、平仄的几种句式(以七言为例,五言的可以类推)

  平仄句式有两大类,即平起(开头两字为平),仄起(开头两字为仄),平起又分为两小类:平起平收(末字入韵)和平起仄收(末字不入韵)两小类;仄起式也分两小类:仄起平收(末字入韵)和仄起仄收(末字不入韵)。
其句式分别如下:

  1、平起:

  (1)、平起平收(末字入韵)
  --|||--

  (2)、平起仄收(末字不入韵)
  --||--|

  2、仄起:

  (1)、仄起平收(末字入韵)
  ||--||-

  (2)、仄起仄收(末字不入韵)
  ||---||

  六、七绝的平仄格式(五绝略,可以在七绝句式前减去两字)

  1、平起

  (1)、平起平收
  --|||--          
  ||--||-      

  ||---||     
  --|||--

  说明:一联之中是。上下联相邻两句是

  例:《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平起仄收

  --||--|
  ||--||-
  ||---||
  --|||--

  例:《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说明:平起平收和平起仄收,只有第一句的末字入韵(平)和不入韵(仄)的区别,后三句的平仄完全相同。

  2、仄起

  (1)仄起平收
  ||--||-
  --|||--
  --||--|
  ||--||-

  例:《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仄起仄收

  ||---||
  --|||--
  --||--|
  ||--||-

  例:《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说明:仄起平收和仄起仄收,也只是第一句末字入韵(平)和不入韵(仄)的区别,后三句的平仄也完全一样。

  七、七律的平仄格式(五律略,亦可在七律句式前减二字)

  1、平起

  (1)平起平收
  --|||--
  ||--||-
  ||---||
  --|||--
  --||--|
  ||--||-
  ||---||
  --|||--

  例:《无题其二》
  作者: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平起仄收
  --||--|
  ||--||-
  ||---||
  --|||--
  --||--|
  ||--||-
  ||---||
  --|||--

  例:《遣悲怀其一》
  作者: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2、仄起

  (1)仄起平收
  ||--||-
  --|||--
  --||--|
  ||--||-
  ||---||
  --|||--
  --||--|
  ||--||-

  例:《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仄起仄收
  ||---||
  --|||--
  --||--|
  ||--||-
  ||---||
  --|||--
  --||--|
  ||--||-

  例:《遣悲怀其二》
  作者: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注意:一联之中出句和对句的;上下两联相邻两句的

  六、几种规则

  1、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上述平仄格律,遵循起来很难,所以,古来诗人们在创作中往往予以变通,即,基本节奏点上的那个字,该平则平,该仄即仄,不可变。以两字为一节,节拍点在双数上,即在二、四、六字上,此即二四六分明。第一、第三、第五字,就可以宽一点,往往可平可仄,此即一三五不论


  2、忌三平脚三仄脚

  因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但容易造成三平脚三仄脚,使音节不协,故人们又规定:||---||句式和--|||--句式,第五字不能不论。前句||---||第五字当平,如果用仄,就和后面两个仄字构成|||三仄脚,后句--|||--的第五字当仄,如果用平,就和后面两个平平构成---三平脚。

所以,对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要注意调整。

  3、忌孤平

  孤平一般指||--||-句式。第三个字当平而仄了,整个句子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故叫孤平

  孤平是诗之一忌。解决的办法是,将第五字的仄声换成平声,句中自救一下。

  4、特殊句式||--|-|

  正常情况下,这个句子应是||---||,但这个句式长被人们改造为||--|-|,因为用的人太多,久而久之成为一个特殊句式,大家已经约定俗成。(五言是--|-|,不赘)。


  5、拗救规则

  人们写诗,往往因为得了一个好句子,不舍得改。可是这个句子又不符合平仄要求,了,于是,人们就寻求变通,对这个不合律的句子予以补救。这就是拗救

  拗救的问题较复杂,说法也各有异同,故不论。可另找格律专著来看。

  说明:拗救乃古人权宜之计,能不拗尽量不拗。切莫以拗救为能事。

  七、入声问题

  熟悉汉语拼音的朋友,就很容易理解平仄。先就这么理解吧:汉语拼音的第一声、第二声,是平;第三声、第四声是仄。

  这里有个入声的问题。现代汉语拼音里没有入声。入声被分解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了。

  据统计,入声总共也不过四百多字。有约一半派入第三声和第四声里了。反正都是仄声,先可以不管。重要的是有一部分派到阴平、阳平里面了,按普通话读,是平,而其实是入声,是仄。这样一来,就给新手掌握平仄带来了困难。

  中华诗词论坛《登堂入室》栏目里,有入声字表,以及辨别入声字的方法,可以参看。

  入声的读法是微升微降,和上声相反。

  说入声消失,是不科学的。只能说入声在普通话里消失了,但它还在许多地方方言中存在。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陇州在线
陇州在线旗下·陇县论坛·免责声明
陇州在线始于2005,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陇州在线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长:陇县新农民(QQ:80231080 TEL:135-7222-1359),(管理员:不吃鸡蛋:QQ:119085011 老顽童:QQ:34757312)

陇州在线官方QQ群: 4317944 | 20423079 | 20423131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中文域名:www.陇县.com www.陇州.com www.陇州在线.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陇州在线 ( 陕ICP备19006625号 )

GMT+8, 2024-5-3 19:59 , Processed in 0.0367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